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概从优厚,然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岂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
朕性闲静,常图安逸,燕处深宫,御朝绝少,以致与廷臣接见稀疏,上下情谊否塞,是朕之罪一也。
人之们事,孰能无过,在朕日御万几,自然多有违错,惟肯听言纳谏,则有过必知。朕每自恃聪明,不能听言纳谏。古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朕于斯言,大相违背,以致臣士缄然,不肯进言,是朕之罪一也。
朕既知过,每自尅责生悔,乃徒尚虚文,未能者改,以致过端日积,愆戾逾多,是朕之罪一也。
太祖、太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也,年八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篇遗诏历数了自己继位以来的所有罪责,其中尤以董鄂妃之事闹得最为严重。字字句句都有忏悔之意。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遗诏下达后不久,顺治逝于养心殿。尊谥“章皇帝”,庙号“世祖”。
同年,爱新觉罗玄烨登基,是为康熙皇帝,尊其母佟妃为圣母皇太后,尊顺治第二位皇后博尔吉吉特为母后皇太后,尊皇祖母为太皇太后。
没有人知道,就在所有人为皇帝大丧而忙碌哭泣的时候,关外草原上正有一男一女带着他们的儿子向着紫禁城的方向磕头告别。
----------------------------------------------------------------------------------
本书遗诏取自历史上顺治皇帝遗诏。
一朝皇帝一朝臣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驾崩,遗命其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登基,同时命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为辅政大臣。
玄烨登基,年号为康熙,从此开始这位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的璀璨人生。
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康熙的生母佟妃子因病撒手人寰,年仅24岁。在紫禁城中结束了她悲苦,无奈地一生。这时候,距她康熙元年(1662年)十月被正式尊称慈和皇太后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
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与世祖福临合葬清孝陵,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八岁丧父,九岁丧母,令这个少年登基的皇帝更加的成熟老成。
和所有幼年登基的皇帝一样,幼年康熙皇帝的身边自然也少不了辅政大臣,顺治幼年是时有摄政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但大权均握在多尔衮手中。
正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
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
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原本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朝局一变,苏克萨哈出来告发刚刚死去的多尔衮,因此受到顺治重用,在四辅臣中名列第二。正由于苏克萨哈是从多尔衮那边分化出来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二人却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
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鳌拜虽然屈居第四,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在这种情况下,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康熙初年,以四辅臣为执政核心的清廷不断调整统治政策,稳定秩序。这些调整包括:在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更名田(即被清廷免价给予佃户耕种的明代藩王庄田),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有步骤地打击江南汉族地主阶级,放慢攻打南明势力的进程以存实力,等等。这样,清朝统治者对全国的统治逐渐巩固。不过,清朝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却在加剧。
康熙初年,清廷内部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黄、白旗之争。黄、白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清太宗皇太极之时。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不久便将自己掌握的正白旗、镶白旗改为正黄旗和镶黄旗,使其地位日益上升。同时,皇太极又将努尔哈赤留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幼子的正黄旗、镶黄旗改为正白旗、镶白旗,使其地位渐渐下降。从此,黄、白两旗之间便产生了矛盾。皇太极死后,黄、白旗为争立皇帝,关系紧张,后来虽以妥协告终,但彼此成见甚深。多尔衮是正白旗之主,摄政时就很压制反对他的两黄旗。索尼、遏必隆、鳌拜均曾得罪,或降职,或罢官。顺治亲政,政局一变,黄旗抬头,白旗重又失势。苏克萨哈虽以白旗投靠黄旗,但索尼、遏必隆、鳌拜都瞧不起他。黄、白旗之间的矛盾一直延续到康熙初年。
第二,圈地之争。清初圈地时,多尔衮凭借摄政的便利,将冀东肥沃之地圈给正白旗,而于保定、河间、涿州等处别拨土地给镶黄旗。康熙五年(1666),鳌拜提出圈地应按八旗排列顺序,冀东的土地按顺序应归黄旗所有,要求和正白旗换地。如果土地不足,“别圈民地补之”。当时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都反对换地,以免引起大骚动。苏克萨哈属正白旗,也坚决反对。但索尼、遏必隆则支持鳌拜,形成四辅臣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三,鳌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