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高兴,笑容满面的接待着陆陆续续来访的客人。
当他听完对方的祝贺时:
‘这一回一定要取“竹千代”这个名字。’
他对每一个人都说着这句话。
有的人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对每一个来道贺的客人这么说。
既然叫做‘竹千代’,这就是德川家的嫡男,也就意味着是继承秀忠的人,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可是,为什么平常沉默寡言的家康,会对每一个人都这么说呢?
仔细想想,这不像是家康应有的情形。不用说,竹千代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能养大,而且他的身心强弱以及贤愚,都是未知数。
像家康这样深谋远虑的人,不应该不知道这个情形。也有人很不乐观的认为,如果所生下来的孩子是比平常人还糟糕的白痴,那该怎么办呢……?
当然,这种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不过,既然可以想像出生的孩子可能是白痴,当然也可能想像成是一个优秀的贤者。
总之,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公认为家康的后继者秀忠,这是毫无疑问的。母亲则是信长的甥女,同时也是浅井长政这位俊杰的女儿。这个孩子的父母血统都相当优良,毫无瑕疵可言。
可是经常说‘人类是靠锻炼来的’的家康,为什么无视于这句话的存在,而只对‘竹千代’做过甚的吹嘘。是不是另有别的含意呢?本多正纯和板仓胜重带着疑惑的眼光看着对方。
他们日后从家康交代秀忠,要由谁来当这个‘竹千代’的乳母、监护人等中,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过,今天的家康由于兴奋过度,和平常有些不同。
对于这件事感到怀疑的,不只是他们而已;陆陆续续来向家康祝贺的侧室们当中,也有人很明白地表示出这个疑问。
那是与去年今年陆续生下八男(纪州赖宣)、九男(水户赖房)的阿万夫人感情相当好的阿胜夫人,她于天正十八年(西元一五九○年),才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了家康的侧室。
阿胜夫人原先叫做阿八夫人,她是家康的侧室当中,极少数由女儿身就开始当侍妾的人。因此,她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可能是因为她对世间不太有所顾忌的缘故吧!
‘城主,取名叫做竹千代先生,不就和城主的名字一样吗?’
‘对,这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祖父的名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名字呢!’
‘哦……’她露出怀疑的表情,连续地眨眼。‘要替他取一个这么重要的名字吗……’
‘阿八认为取这个名字不好吗?’
家康只容许这个阿胜夫人向自己撒娇,与其说他是喜欢阿八的美貌和才能,不如说是因为她从十三岁的少女时代就开始一直服侍自己,因此家康对她非常怜爱
‘不知是好还是坏,可是我觉得这和城主平常所说的话……有点不太一样。’
‘是吗?你认为不同吗?’
家康认真地转向二十七岁的爱妾,反问道:
‘你究竟认为有什么不同呢?’
‘城主经常说,人是需要锻炼的,因此在骏府的五郎太丸先生的生母,以及长福丸(纪州赖宣)先生的生母,都相当严厉的管教孩子。如果把这两件事情想在一起,我便觉得有些不太一样。’
家康没有笑,突然将视线移开,看看坐在旁边的板仓胜重。胜重垂下头去,因为他还推察不出家康会如何回答。
‘阿八说过想要养育孩子的事吧!’家康猛然改变话题,问道。
‘是……是。’
‘你所生的市姬没有养大,因此觉得很寂寞。你所养大的是长福的弟弟鹤千代,所以你希望鹤千代(水户赖房)有孩子,对吧?’
‘是……是。可是,这……’
‘我知道。这一次出生的竹千代,除了信吉很可惜地在去年去世了之外,有清洲的忠吉、忠辉、五郎太、长福、鹤千代等叔父。这些人都是从小受到严厉的教育长大的,因此可以成为很好的家臣来帮助竹千代。即使竹千代身体不太好,也足够应付的,因为有能担当大任的家臣,你明白吗?’
家康这么说着,板仓胜重和本多正纯对看了一眼,比阿胜夫人更先点头。
‘唔,退下去好了,还有很多诸侯会来呢!’
‘是。’
‘如果有人怀疑,你就说给他们听吧!因为已经有相当多很好的家臣了。因此,竹千代从一出生,就是竹千代殿下。’
阿胜夫人似乎也了解了他的意思。
‘遵命。’
她的眼眸闪着光辉,慎重地行礼退下。
本多正纯和板仓胜重也松了一口气,已经没有必要再询问什么了。看来家康的目的,是想使自己陆续出生的孩子们的生母,以及其周围的人们不做非份的梦。
长福丸才二岁,就已经决定当去年去世的五男信吉的继承者,同时也决定给他常陆水户的二十五万石。同时他的哥哥五郎太丸也受封,得到甲府二十五万石。
其中有些人看到家康分别给二岁和三岁的孩子们领地,就认为:
‘--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比较可爱。’
可是,现在大家才知道,原来这都是为了秀忠的嫡子出生时所预备的,所以才这样分家。
贺客又陆陆续续地来到,等到告一段落的时候,江户又送来了第二个通知。
这回是请求家康决定新生男儿的乳母、监护、侍从等人选。
太阳已经下山了,大厅点上了烛台。家康派去江户的使者,也已经出发了。他是去转达家康的命令,叫秀忠替小孩子取名为竹千代。
听家康这么一说,大家才发觉,过去由于秀忠没有男孩,所以侧室当中确实有人怀着非份的梦想。
对女人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她们一定梦想着,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当秀忠的养子,以第三代的身份来继承宗家的话……
家康一定是在警戒这件事情。至少他想在新的治世教学上追求儒教,同时强要诸民分成士、农、工、商的阶级。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立下长幼的次序,以为治世之柱。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