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失踪者》免费阅读!

第九章 无面之熊(2/2)

作者:隔壁四叔

叫儵,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帝王名叫浑沌。儵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境内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商量回报浑沌对他们的好处,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尝试着给他凿出来。’于是每天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乍看这个故事,好像是说两个人好心干了坏事。浑沌不需要七窍却被人硬凿上七窍,结果因为有了不需要的东西浑沌死掉了。后来转念一想,我认为庄子在这个寓言里是想说,人正是有七窍才会沉迷于各种诱惑中,大道才会在人心中崩毁。于是,庄子是想号召人们关注内心精神的涵养,顺应自然万物的规律,而不要因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迷失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似于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阐述。但后来我偶然的一次翻阅,我突然有了种很奇特的想法。在庄子的那个故事中,儵和忽按照人有七窍的标准给浑沌日凿一窍。而浑沌是在第七日,也就是有了完整七窍时死去的。能不能认为浑沌的死因是‘为人’而死呢?浑沌本身是没有具象化的,正是因为儵和忽让他变成了人,浑沌才死掉的。如果把浑沌看成是大道本源的象征,那么这个寓言的真正寓意会不会说,人把自己制定的规则当做是自然万物的规则。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偏执的改变自然,结果只会是忤逆自然自取灭亡呢?”

    义男看着文书,变的兴奋起来。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了《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里中小丑的一句台词‘troducealittleanarchy,upsettheestablishedorder,ahgbeeschaos,i’aofchaos,andyouknowthethgaboutchaos?it’sfair’(制造点小小骚动,打乱原有的秩序,然后一切就变得混乱了,而我就是混乱的代表,你知道混乱的好处不?它能带来公平)。想想看,这里的混乱不是和浑沌很像吗?没有的人的规则,一切都是顺应自然,一切都是平等的。”

    “这是绑匪制造这起事件的思想内核?”子西问。

    “看起来是。”义男说。

    “我也同意。”文书说。

    “现在看起来就只剩下便签谜题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子西说。

    文书说:“我先解释下最后一张便签那八个字吧。‘秦失吊聃’应该是出自《庄子》中‘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一句。这句话意思是‘老子死了,秦失前往吊唁,仅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其实在故事中秦失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众人痛哭,他觉得众人这样一起吊唁老子,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称赞而称赞的话,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哭而哭泣的人。他认为这样是在逃避天意、违背实情。死亡对于老子来说就像燃尽的蜡烛,蜡烛总会有烧完的一天,但蜡烛上的火焰并不会熄灭,因为火焰会在其他新的蜡烛上燃烧。所以老子消逝掉的仅仅是蜡烛般燃烧尽的,真正的老子可能又被自然孕育到新的生命里。老子只是应运而生而后顺势而死,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而‘四海归一’这句话,并非来自《庄子》而是孟子在论述君王之道时的话‘四海归一,则天下安定’。”

    “不是出自《庄子》?”义男问。

    “应该不是。”

    “奇怪啊。”

    “在看到这一句时我就感到奇怪。”

    “这一句说不定是个突破口。之前,子西曾说过这些四字一组的词句是代表这些失踪学生在学校里的事,但这对一无所知的我们来说完全无意义。刚才我们讨论的那几只熊,既有表层意义的数量,又有深层意义的内核。这些便签会不会也遵循这种规律呢?”

    “先等等,老哥。我觉得我们好像走的太深,却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子西抱紧靠背垫接着说,“我想问,绑架案中绑匪绑完人质后,应不应该跟被害人家属联系要赎金呢?”

    “应该啊。”义男说。

    “但现在三家被害人家属都没有收到类似的电话或信息是为什么?”

    “因为绑匪想让我们主动找他们。”

    “假如你想见一个人,而你又想让他主动找你,你该怎么办?”

    “告诉对方自己的地址或电话…唉?”义男突然叫起来,“‘四海归一’里不是有两个数字吗?会不会是电话号码?”

    义男飞快的从房间里拿出纸和笔,接着将便签上四字一组的词句全部写在了纸上。

    列子御风狙公赋茅

    大椿一秋鹏徙南冥

    秦失吊聃四海归一

    接着义男又将这些词句对应的原文写在了下面。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鹏之徙于南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