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免费阅读!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第52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会想到顾英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呢?等到他进了破庙之后,便忙着点燃篝火,清扫殿堂,顾英潜入供桌之下的时候,正是洛剑飞出去寻找干柴的时候,所以阴差阳错,就让顾英潜到了这个所在。顾英虽然年轻,但是武功是内家真传,洛剑飞虽然武功高强,终究只是一流,不能明察秋毫,所以竟没有发现顾英的存在。

    轻轻将布幔露出一条小缝,顾英仔细看着明灭的火光和那个面色阴沉冰冷的黑衣少年。洛剑飞盘膝坐在火边,正在闭目养神,虽然年青俊秀,可是那种阴森的神情和周身上下流露出的淡淡杀气让他充满了威慑力,虽然火光照亮了他仿若刀削斧刻一般的俊秀面容,可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他随时都会消失在被火光驱散的黑暗当中。顾英想起马护法曾经对他说过,这个洛剑飞十有八九做过杀手,此刻他真的明白了马伯父的意思,这样的杀气,这样的阴暗,不是杀手才怪呢?

    正在顾英觉得四肢有些麻痹的时候,突然庙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顾英心中一惊,更是屏住了呼吸。庙门被推开了,寒风涌入,顾英打了一个冷战,只见庙门处站了一个高挑的身影,那人披着灰色的大氅,头上戴着遮阳斗笠,压得很低,看不清他的相貌,只见他左侧腰间露出剑柄,便知这人也是一个江湖人物。那人站在庙门前,静立片刻,伸手轻轻摘去斗笠,露出一张清秀含笑的面容,明亮如同夜空的寒星的眼睛隐隐带着泪光,定定地看着神色自若的洛剑飞,似是见到多年不久的亲人一般激动。

    顾英心中一宽,心道,莫非是洛剑飞的故人,所以他没有明言,毕竟他虽然不喜欢陈稹一系的人,却也不想内讧。谁知刚刚送了口气,却见剑光一闪,那灰衣少年竟然合身扑上,大氅挥舞,带着巨大的风浪,将那篝火生生扑灭,顾英只觉眼前一黑,然后耳边传来兵器撞击的声音,顾英按住剑柄,侧耳细听,眼前漆黑一片,外面星月无光,他只能听着殿中两人苦战,更何况他是暗暗跟着洛剑飞来的,就是洛剑飞身死,他也不敢轻易出手的。过了片刻,顾英的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透过帷幕缝隙,已经能够隐隐看见两人在大殿上激斗。这两人似乎都善于在黑暗中苦斗,剑气纵横,仿佛在白昼一般挥洒自如,顾英只能看见剑光和两人隐隐约约的身影。可是他却分辨不出那个洛剑飞,那后来的陌生青年不知何时已经丢下了大氅,两人都是劲装打扮,身材也是仿佛,就连剑法武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倒像是一师之徒在那里较技,可是顾英分明觉得这两人都是凶猛绝伦,丝毫没有一丝留情之处。两人大概斗了百十招,其中一人稳稳占了上风,另一人却是只有招架之功,顾英心中忧虑,不知获胜的到底是谁。

    这时那个落在下风的人飞身后退,笑道:“罢了,我服气了,你这几年武功进步的很快,想必是又得了李爷的真传吧?”顾英听这人声音陌生,知道是洛剑飞占了上风,心中一宽的同时,也不由生出疑虑,看来这两人果然是旧识,可是为何要在黑暗中交手,又是如此出手无情?

    这时,火光衣衫,那个灰衣人点亮了火折子,将篝火点燃,随手捡起丢在地上的大氅披上,洛剑飞则是坐回原先的位置,示意那人坐在他身边,冰冷的面容上露出温暖的笑意道:“骅骝,多年不见,如今你已经是位高权重,想不到还记着我们这些故人?”

    那个灰衣人叹息道:“若非是命运捉弄,我倒还想和你们一样在公子手下效力,如今赤骥在北疆为公子效力,盗骊在东海经营,绿耳的生意遍及天下,白义、山子在蜀中,逾轮、渠黄在南楚,其他的兄弟不论在哪里,也都是在公子羽翼之下,只有我,虽然做了官,近在帝侧,却是帮不上公子的忙,唉!”

    洛剑飞微笑道:“你说什么呢,当初如果不是你帮着公子控制住了秦将军,只怕太子已经做了皇帝,现在你在明鉴司跟着夏侯沅峰,也是很重要的,若是夏侯沅峰有心对公子不利,你也可以即时发现么,李爷说过,若是皇上要杀公子,夏侯沅峰必定是最先知道,所以只要你盯住了夏侯,就等于盯住了皇上。再说,如今你舍得下你的义母和义兄么?”

    顾英虽然见识不广,听到此处也是心中剧震,这个洛剑飞乃是锦绣盟的中坚,想不到竟然是大雍的秘谍,顾英心中当然不会想到陈稹也是其中一党,只想着如果将这件事情揭穿,那么陈稹就要无地自容,忍不住唇边露出笑意,继而又想到,这人在锦绣盟中卧底,恐怕不知放了多少大雍明鉴司的秘谍进去,可要快些禀报马护法才是。他毕竟年轻,心中焦虑非常,不知不觉间就连呼吸也重了几分。幸而那两人凑在一起低语,神情专注,似是没有察觉,顾英连忙又放轻呼吸,努力倾听。但是那两人声音很低,顾英只能隐隐约约听见一些零碎的断句,只是这两人不时提到“庆王”和“锦绣盟”的字眼。良久,那两人终于停止交谈,相视一笑,洛剑飞起身道:“好了,事情已经谈完了,你回去吧,一会儿若是天亮了,就不好行动了。”

    那个灰衣人似乎犹豫了一下,道:“有一件事情,是夏侯大人托我转告的,他希望公子能够考虑一下,东川平后,将锦绣盟交到他手上。”

    洛剑飞的动作似乎僵住了,半晌,他冷冷道:“夏侯大人是什么意思,锦绣盟是公子的利器,岂能随便给人,更何况我们凭什么让夏侯沅峰占这个便宜?”

    灰衣人叹了口气,道:“夏侯大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东川也是大雍版图,锦绣盟无论如何也是叛逆,他执掌明鉴司,不能容忍有这样的势力在朝廷掌握之外。而且公子如今已经封侯,将来还要步步高升,这些不光明的事情还是交给他比较好,如果锦绣盟还有存在的价值,那么也该由夏侯大人掌控。”

    洛剑飞冷笑了几声,道:“你倒是大言不惭,你应该清楚,锦绣盟是怎么回事,如果是两年前,公子要将锦绣盟交出去,我绝对赞成,可是现在锦绣盟掌控着我们在东川和西蜀五成的生意,而且在南楚和天机阁、凤仪门余孽合作,锦绣盟对公子的重要你应该很清楚,这一次为了大雍,公子将牺牲锦绣盟七成以上的实力,想不到夏侯沅峰如此贪心,竟连剩下的三成也不放过,你竟然也替他说话,骅骝,你还记得是谁让你有了今日的荣华富贵么?”

    灰衣人清秀的面容再也没有一丝笑意,他举起右手道:“我对天立誓,若有对不起公子的恶意,就让我死于非命,尸骨不全。”

    洛剑飞听了他这番话,神情有些缓和,但是仍然带着怒气,道:“那好,我听你解释,你为何替夏侯沅峰说话?”

    骅骝叹息道:“我刚听到夏侯大人这样说,也曾出言相责,可是夏侯大人说,从前东川在庆王掌握当中,所以公子掌握锦绣盟并没有不妥,可是东川平定之后,公子若再和有意复国的锦绣盟关系密切,只怕皇上那里也会多心。公子才华乃是天授,手中势力庞大,若说自保,未免太过,若是公子肯主动交出锦绣盟,那么一来表白忠心,二来也可和叛逆撇清关系,比起微不足道的损失来说,得到皇上的衷心信任,去除可能遭受猜疑的力量,并无不妥。我也觉得夏侯大人说得有礼,而且即使放弃锦绣盟,公子还有足够的实力自保,我们也可从锦绣盟脱身出来,集中力量卫护公子,所以我希望你能向陈爷他们说明此事,然后转呈公子知道,夏侯大人不想直接和公子商谈,这样若是不成,也不会生出嫌隙,你想我说得可对?”

    洛剑飞神色数变,良久才道:“我会向陈爷说明此事,不过最终如何决定,还是要看公子的意思。”

    骅骝道:“若是公子不同意,我将全力劝阻夏侯大人。”

    洛剑飞微微点头,转身出了庙门,不多时,那个灰衣人也跟了出去。顾英这才发现自己几乎忘记了呼吸,这怎么可能,锦绣盟原来不过是别人的棋子,那个他们所说的公子不知何等身份,一手掌控着锦绣盟,却又和大雍明鉴司有瓜葛。顾英对时势不甚了解,若是换了他父亲或者义兄上官彦,必定能够猜到几分,他却是懵懂不知自己听到的事情乃是何等的骇人听闻。过了片刻,他估计那两人都应该已经走远,这才钻出供桌,准备回到马成身边向他说明今日所听到的密辛。谁知道他刚走出庙门,便觉得背心一麻,扑通跌倒在地,然后有人用足踏在他背上道:“果然我没有听错,庙中有人潜伏,剑飞,这人你可认得?”顾英只觉的浑身冰冷,他不是畏惧死亡,像他这种年纪,若是再大了几岁,领略过人生的种种乐事,或者会贪生畏死,可是如今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最容易轻抛生死,他担心的却是父亲和其他叔伯亲人,自己这一死,只怕他们再也没有机会逃出生天。那个灰衣人一脚将他掀翻过来,顾英那张苍白的面孔落在洛剑飞眼中,他的瞳孔突然收缩,右手按上了剑柄。但是很快,洛剑飞的面上飘过挣扎的神情,那长剑,终究是没有拔出。

    第五部纵横捭阖第二十一章兵出壶关

    更新时间:2006…8…812:44:00本章字数:7232

    壶关,乃是北汉扼守太行白陉的雄关,从镇州穿过白陉进入北汉疆界,群山环绕,而壶关正是咽喉要塞,其北有百谷山,其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以壶口为关而得名,攻破壶关,雍军就可以长驱直入,而这一次雍军兵分两路,负责攻壶关的正是荆迟,这次他带了三万骑兵,再加上四万镇州军,从三月十四日猛攻壶关,守将刘万利也是有名的将领,带着七千守军坚守不退,雍军连攻七八日,却是难以攻破壶关。

    三月二十一日,荆迟策马立在将旗之下,目光冰冷地望着那几乎被鲜血染红的城头,有些干裂的嘴唇显露出他内心的焦急,这一次军令很清楚,他必须攻破壶关,经上党至沁源,和齐王殿下会师,前后夹攻北汉军主力,北汉军兵力不足,只能扼守少数要塞,只要破了壶关,前面就是不设防的广大疆土。可是已经整整八天了,壶关在雍军的攻击下仍然屹立不倒,荆迟心中如同火焚一般,恨不得亲自上战场,可是骑兵若是用来攻城也未免太浪费了,齐王的意思很明白,镇州军攻城,而自己的骑兵是要千里奔袭的,万万不能在壶关损失太大,抬头看看天空,夕阳已经落到壶关城后,映照得城楼一片血红,他狠狠地道:“收兵。”然后策马回营,一定要想出办法,最多两日,若是再不能破城,哪怕就是自己亲自冲锋,也要踏上壶关的城楼。

    三月二十二日,指挥攻城的镇州军主将林崖站在指挥作战的三丈高台之上,神色间满是忧思,这些日子冲车、弩车、云梯、投石机不知已经毁去了多少,壶关城下一片狼藉,护城河早已经被填平了,就是城门也早被雍军用桐油烧得稀烂,只是里面却被北汉军用石头砖木堵死,若是再不能破城,只怕贻误军机。只可惜那刘万利心狠手辣,一得知雍军即将攻壶关,就将壶关的所有青壮男子全部编成甲伍,相助攻城,采用连坐之法,令那些青壮彼此监视,大雍在壶关虽然有些潜伏许久的密谍,却始终没有机会里应外合攻破壶关,若非是其中有几个精明能干的利用丢滚木檑石林的机会丢下写着军情的木简,只怕现在都不知城中虚实。即使如此,壶关城墙坚固,两侧又有山峰相护,刘万利在两山之上各自立寨,三处互相支援,雍军损失惨重,却是不能得逞。今日林崖狠下心肠,将手下精兵良将全部派了上去,眼看着一架架云梯在烈火中倾倒,军中勇武的将士的鲜血涂满了壶关的外墙,纵然是身经百战,林崖也是太阳穴上青筋挑动,怒火丛生。

    林崖正在指挥作战,突然感觉到脚下的木台颤动起来,不由向下望去,只见荆迟战袍左坦,散发披肩,双手抱着一具一人高的战鼓向上走来,走到台上,荆迟将战鼓立起,大声喝道:“取鼓槌来。”一个跟在荆迟后面上来的亲卫连忙将两个缠着红绸的鼓槌递给荆迟。荆迟大喝一声,舞动鼓槌,用力击起战鼓来,鼓声响彻云霄,如同天边连绵不绝的惊雷一般在整个战场轰鸣回旋。泽州大战之后,荆迟听说江哲击鼓助雍军大胜,就缠着江哲学习击鼓,江哲左右闲着无事,就教了他几日,虽然他不懂什么音律,可是他久经沙场,又是武将出身,他所击出来的鼓声虽然没有那么千变万化,却是更加威猛豪壮,鼓舞人心。镇州军听见那令人热血澎湃的鼓声,又得知击鼓的乃是荆迟之后,心中又是激动又是羞愧,都大叫道:“我等奉命攻壶关,好让荆将军去攻打北汉,可是如今我们苦战不下,让荆将军在这里苦苦相候,如今荆将军亲自为我们擂鼓助阵,如果我们不能破城,只怕这一辈子都在荆将军面前抬不起头来,镇州军的脸面也要被我们丢尽了。”镇州军将士彼此激励,这一轮攻城如火如荼,壶关也几乎在鼓声中动摇颤抖,天空中阴云密布,仿佛不忍见这地面上的血腥苦战。

    站在城楼上面的刘万利满面灰土,他的眼中满是冰寒,没有援军,因为北汉军主力正在和雍军泽州大营苦战,其余的兵力不是在晋阳,就是在代州,晋阳不可以轻易调兵,而代州,刘万利呻吟了一声,当初林远霆归降之时,曾经和北汉主有过协议,代州军绝不出境,这或许是因为先主不希望强大的代州军影响北汉的政局,但是林远霆却是很高兴的答应了,他声称,代州军是为了保卫乡土,不是为了同室操戈,所以这些年来,代州军从来没有越出代州一步,当然出雁门攻打蛮人是不算的。所以防守壶关只有自己靠这支军队,可是整整八天了,刘万利很清楚壶关已经几乎快崩溃了,可是雍军却仍然是漫无边际,这一战,自己是有败无胜了。

    刘万利的副将走了过来,他的嘴唇上面全是火泡,声音嘶哑地道:“将军,敌军又上来了,这一次他们推了四辆云车上来,恐怕是势在必得。”

    刘万利轻轻一叹,壶关地势狭窄,一般来说,使用三辆云车恰好,若是使用四辆,不免太过集中,损失会更惨重些,但是相对的,对于己方的压力也会大一些,前几日,雍军一直不紧不慢得攻城,甚至每次只使用了两辆云车。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用火攻。”

    副将得命,传下令去,为了能够多守几日,刘万利早就下令得等到敌军靠近再攻击,那几辆云车被镇州军退到关外之时,副将一声令下,守城的北汉军将收集的柴草打成捆,上面洒了油,用投石机抛到云车之上,然后用火箭射到上面,云车上面立刻火焰熊熊,这样雍军就不能攀到上面向城内射箭。这时,城下的雍军却和往常不同,没有尽量攀上云车放箭,而是用力将云车推倒,四辆云车倾倒在城墙上,搭了一个斜坡,这时候,城下号角齐鸣,镇州军左右分开,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雍军骑兵纵马奔上,铁蹄下灰尘滚滚,烟火四溅,竟然踏着倾倒的云车向城墙上面冲去。刘万利大声喝道:“射箭,射箭。”这时候北汉军也顾不得节省箭支,不要命地向雍军铁骑射去,这时候,雍军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将领已经大笑着冲上了城楼,碗口大的马蹄将两个北汉军踏在脚下,那将领手中的马槊挥舞,血光崩现,然后越来越多的雍军登上了城楼,壶关将破,刘万利心中浮现出四个大字,他几乎是有些绝望了,但是北汉人彪悍的血液让他几乎燃烧了起来,秘密传下军令之后,他指挥着城上守军拼命抵挡了一刻,然后大声喝道:“后退,后退,让他们上来。”此刻他颜面染血,彷佛恶鬼一般,城头的守军虽然迷惑,可是被他震慑,都是下意识地闪躲开来,还剩下四百余人的雍军骑兵几乎全部登上了壶关城楼,可是就在他们欣喜雀跃的时候,刘万利高声喝道:“放弩。”

    接二连三的机簧声响起,五六十支乌黑的弩箭射入了雍军,几乎每一支弩箭都穿透了一批战马或者一个雍军骑士的身躯,狭窄的城头让骑兵无法散开,在退开的北汉军之后露出了三十多架神臂弩,这种弩是用来守城的,每支弩箭有四尺长,每次可以射出两支弩箭,却需要三个士兵协同使用,因为这种弩威力极大,百丈之内可以穿透铁甲,所以是最厉害的震关之宝,因为容易损坏,所以刘万利一直忍着没有使用,希望可以在最危险的时候出其不意占据上风,如今就是生死存亡之际,所以刘万利才会放雍军铁骑登城,然后暗中调了弩兵出来。现在弩弓大展神威,三轮攒射之后,雍军已经是伤亡惨重,这时候北汉军趁机合围,将滚热的沸油从云车上面倒了下去,将跟上来的镇州军逼退。云车终于在大火中燃烧殆尽,于是,城下数万的雍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登上壶关的铁骑被北汉军从容围歼,当真是肝肠寸断,壶关之上杀伐声渐渐减弱,突然一个嘶哑高亢的声音在城头高声唱道:“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刚唱道此处,歌声突然断绝,城下雍军都是大恸。

    荆迟丢下鼓槌,大踏步走下台去,取了自己的战马,也不穿衣甲,策马奔到壶关城下,望着关上泪水滚滚,这时候攻城的镇州军垂头丧气地缓缓败退,荆迟突然仰天高歌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雍军先是相顾愕然,然后便有将士跟着唱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歌声越来越高,响彻苍穹,一种悲壮慷慨的气氛在雍军中高涨,歌声越来越响,唱了一遍又一遍,雍军再没有战败的气馁和悲观,烈焰一般的信心和杀气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锐气。

    这一曲《国殇》乃是无人不知的战歌,不论是雍军、北汉军都是耳熟能详,就是不识字的也能硬记下来,城下雍军气势大振,北汉军也是心有戚戚焉,一时之间居然有些神色如土,眼看着雍军如此强势,想到战败之后的结果,都是心惊胆战。刘万利站在关上,一掌拍在城墙上,心道,好一个荆迟,竟然在失败之后用这种方式鼓舞士气,眼中寒光一闪,他低声道:“取我弓箭来。”一个亲卫连忙递上刘万利的铜胎弓,刘万利乃是骑射高手,可开五石强弓,五百步之内取人性命如同探囊取物,只是他腰间曾经受过重伤,力气不能持久,所以久已不能亲自上阵,如今他见荆迟赤膀上阵,心中动了杀机,尤恐他人箭法不如,乃亲自引弓。

    荆迟一曲高歌,意犹未尽,指着城头高声喝骂,连日来的怒火让他恨不得将壶关守将生吞活剥,就在这时,一道几乎肉眼看不见的淡淡虚影从壶关城头射向荆迟,荆迟乃是雍军数一数二的勇将,骑射之术也是少有敌手,虽然没有听见弓弦响,也没有看清箭影,但是几乎是一瞬间,他感觉到了那种被人盯上的恐怖,几乎是下意识地转动身子,他双手空空,马槊也不能及时摘下,只能伸手抓去,白羽箭无巧不巧地穿过他的指缝,没入胸口。荆迟仰面向天,一声怒吼,如同小山一般的身躯跌落马下,左右雍军大哗,抢了荆迟向后退走,雍军中立刻传出鸣金之声,数万雍军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望着远去的雍军,刘万利几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身边的将领亲卫高声呼喝,语气都是兴奋异常,刘万利却突然觉得腰间酸痛,不由苦笑连连,想当初北汉军的勇将,如今已经只能指挥守城,不能冲锋陷阵了。

    副将拄着长刀,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狂喜地道:“将军神箭,那荆迟乃是雍军大将,将他射伤阵前,不仅雍军气势大弱,而且雍军失去了主帅,就是攻破壶关也没有什么用处,说不定明日他们就会退兵了。”

    刘万利苦笑道:“若是如此最好,可是我若是敌军将领,攻城无功,主将被射伤,就是朝廷不会因此加罪,也会羞辱难当,必然不顾损失,死命破关,希望能够将功赎罪,只怕等到那荆迟生死一定,雍军就会再次猛攻,如今我们的底牌已经被人知晓,只怕接下来不过是捱一日是一日。”他说话的声音很低,毕竟不想打击正在兴奋激动的麾下将士,副将听了也是面色大变。

    强撑着身体,安顿好将士布防之后,刘万利回到府邸,他的夫人早就忧心忡忡地准备了汤药热水,扶着他躺上榻去,替他敷药按摩,良久,旧伤带来的疼痛渐渐消去,刘万利才昏昏睡去。不知何时,刘万利忽然觉得鼻窦生痒,不由打了一个喷嚏,神智也清醒过来,睁开眼睛,却看见自己五岁的爱子刘淮拿着一根枯草往自己鼻孔里面插入。刘万利不由发出爽朗的笑声,伸手将爱子抱起,道:“小顽皮,怎么跑来打扰爹爹睡觉。”刘淮忽闪着大眼睛,奶生奶气地道:“爹爹这几天都不理淮儿。”一脸的不满神情。

    刘万利心中一酸,心中有些愧疚,暗悔一年前不该心软,让夫人带着孩儿从晋阳来此,当时只道壶关稳如泰山,谁知会有今日的危局,如今敌军压境,破关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自己乃是主将,若是偷偷将夫人和独子送走,只怕城中军民都要失去抵抗的勇气,可是若是不送走,一旦城破,玉石俱焚,雍军连日损失惨重,恐怕会屠城报复,只怕自己的夫人和爱子都要惨死在此。想到这里,刘万利不由身躯微微发抖,抱紧了爱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刘夫人捧着汤药走了进来,看到刘万利这种情态,多年夫妻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她放下药碗,走到榻前跪下道:“相公,妾身本不该多言,可是如今局势如此,相公也要有所准备,妾身和相公结缡十二年,生死与共,休戚相关,情愿陪着相公赴死,可是淮儿年幼,又是刘家唯一的血脉,若是有了什么损伤,妾身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见列祖列宗,求相公令人将淮儿送回乡下,交给妾身兄长照顾吧,妾身兄长乃是庶民,就是将来万一,万一风云突变,也不会连累到淮儿的。”

    刘万利心中剧痛,他又如何不怜惜爱子,想他少年从军,和新婚夫人不过是相伴三日就上了战场,总算是老天眷顾,才能生还,多年来夫妻聚少别多,家中父母全由夫人照看,直到六年前自己重伤回家休养,才有了淮儿的出生,也让父母临终前没有留下什么遗憾。然后自己又被派到壶关镇守,那时正是大雍和北汉战势紧张的时候,壶关一夕数惊,他自然不敢将家人接来。想不到如今家人团聚却又遭遇敌军猛攻,而且壶关局势岌岌可危。可是若是将爱子送走,只怕会影响到守关,刘万利终于避开了夫人哀求的目光,低声道:“夫人放心,雍军主将今日被我射伤,我们定可等到援军。”说到这里,却是心中长叹,如今哪里还有援军呢?刘夫人也是珠泪滚滚,她不是寻常乡下女子,也是读过诗书,略通经史,又是常年支撑门庭,如何不明白丈夫的言不由衷。

    正在刘万利和夫人肝肠寸断的时候,侍女匆匆进来禀报道:“将军,副将大人求见。”

    刘万利立刻清醒过来,将爱子交给夫人,道:“你先进去吧,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的。”刘夫人心中一喜,连连点头,抱着刘淮匆匆走进后堂,临走还没有忘记嘱咐道:“相公别忘记服药了。”

    送走了自己的夫人,吩咐请副将进来,刘万利拿起那碗已经有些温凉的汤药,慢慢的喝着,思忖着副将此来,会有什么事情呢?透过窗子看看外面,现在还不到黄昏,今日一战午时就已经结束了,现在守城诸事都应改已经料理妥当了,守城的事情他已经是驾轻就熟,如何处置应该不需向自己请示,自己旧伤复发,他也是知道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呢?

    年轻的副将匆匆走进房间,一见到刘万利就兴奋地说道:“将军,末将有个计策,可以解壶关之危局。”

    刘万利心中一动,却是丝毫不露形色,就连端着药碗的手都没有丝毫颤动,淡淡道:“说吧,如今局势险恶如此,就是只有一分的希望,也不能轻易放弃。”

    副将激动地道:“末将整顿防务的时候,派了关中最得力的斥候去探察敌军大营的情况,虽然敌军将荆迟的伤情隐瞒起来,可是营中军心不安,所有的军医都在中军大帐待命,众将也都在中军守候,可见荆迟伤势极重,就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末将想,如今雍军士气大挫,对我们又不甚防备,他们是因为这些日子我们从未出关迎敌,所以看轻了我们,末将想若是我们今夜挑选精兵两千余人,趁着夜色深入敌军大帐,纵火焚营,,烧毁敌军辎重,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是再有机会杀死几个重要的将领,到时候雍军主将不能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