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免费阅读!

商业三国第61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量捍卫自己的利益,即使皇权也无法掠夺。

    然后,再用四州、四国百姓的富饶强盛,自下而上的产生变革思想,动摇自古以来的治国方略。让变革思想有学者那里自发的产生,便开始翘首企盼。

    另一方面,只有创立一种体制内进行变革的先例,才会让今后的改革变得不那么血淋淋,不那么你死我活。这样,这个民族才会产生一种自我更新机制,才会产生一种包容机制:政治理念虽然不同,但民族的英才不会在政见之争中被肉体毁灭。也就是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但你有自己说话的权利。

    如此,我们民族的每一份力量都被集合起来,去向外征服、扩张。

    刘备稍作停顿,继续说:“雷骑、狼骑向西面攻击,主要是接应周瑜的行动,牵制张济、吕布、曹操的军队。所以,周瑜军队是主,雷骑、狼骑是次,乘势虏走百姓,是想让我军收获更多些,战争花费得以抵偿而已。”

    刘备严厉的补充说:“可是,这一长远的战略计划竟然支离破碎,双方的汇合点是濮阳而不是洛阳,那么,这次战争唯一收获就仅是兖州南部十余万百姓。如果他们在濮阳做出点出格行动,我们还要额外收获仇恨。

    兖州、豫州宗族实力雄厚,我宁愿用商品冲击他们,打垮他们的经济命脉。如此一来,青州百姓既有收益却无损失,何乐而不为?

    征服天下易,征服人心难。要想百姓皆对我青州政策归心,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攻下去,何时是个结果?过度快速的扩张,一旦控制不严,腐儒们沉渣泛起,利用他们掌握知识的优势在民间刻意歪曲,神奇再度成为腐朽。天下再度回到奴隶时代,百姓财产得不到保障,权益不受尊重,到那时,轻舟与过去有何不同?”

    刘备沉痛的长吟道:“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还需要我讲多少遍?广绕城盖了十余年了,四面城墙还未完工。一天盖不起来广绕城,各位,心急什么?

    此次出兵,是为了震慑,是为了【被屏蔽字符】,是为了显示我们青州实力,以此为我们争取十年的和平时间,时年啊,各位,北方有一个比大汉疆域还大的领土,南面有一个比大汉还富裕的市场。若我们有十年发展时间,青州百姓的生活谁能比拟?到那时,我们只要用小指一推,天下百姓谁不景从?

    用钱可以做到的事情偏要用武力,用刀剑可以解决的事情却要用仁义道德,诸位,醒醒吧。别以为你们搞的小动作我不知情。看看你们最近做的事情,毫无头绪,一团乱麻,青州的谋定而后动,到哪里去了?”

    刘备的厉声斥责下,群臣皆默然。

    沮授不甘心的抗辩道:“兖州肥沃,更甚于荒凉边地,与其把力量投向边地,不如拿下兖州扬州,全力开发,效果岂不更佳?”

    “阻力也更大”,刘备冷冷的答:“此地虽然开发省力,但不见得省心。最重要的是,兖州就在京师洛阳附近,若开发得好,谁能保证皇帝不任命新州牧?若皇帝这样做了,难道我们要起兵谋反吗?”

    田丰试探的问:“主公,轻舟船队接连南下,他们把货仓翻了个底朝天,载的货物我看可以买下整个扬州,南方蛮夷之地,真能富过我大汉?主公毫不加禁止,万一他们售卖不顺,岂不要滞留南洋?我青州船队为之一空,将会导致今后出云雨青州海路联系不利呀。”

    刘备眯起眼睛,望向遥远的那方,轻轻地说:“大约在明年春分时节,白天与夜晚的长度相等,西帕洛斯就会再度吹起,他们的船队就会回航。船中一定载满象牙、蜜香纸、玳瑁以及珍珠、铠甲、金属等大秦货物。

    至于他们能否把货物销售一空,这点不用担心。我问过秦论:100多年前,大约在光武帝建立东都洛阳的汉王朝时,大秦诞生了一个伟人,叫做普林尼(古罗马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他写了本书,在这本《自然史》中记载,在普林尼出生之前约100年(郑和下西洋前1500年),斯里兰卡(古称已无法查找,以现在称呼代替)国王向大秦帝国臣服。派遣使臣拉切斯一行四人从海道出使大秦。拉切斯对大秦人说,他父亲曾亲自到过大汉经商,并把从大汉买入的丝绸贩卖到大秦。

    普林尼在书中介绍说,自从斯里兰卡使臣到达罗马后,罗马贵族开始把海中捞取的珍珠以及罗马的珠宝向塞利斯国贩卖以换取丝绸。他写道:‘据最低计算,我国(罗马)掷金钱每年流入印度、塞利斯及阿拉伯半岛者不下一万万金币(塞斯透司sestences)。’而这里所说的‘塞利斯国’,就是当时罗马对中国的称呼。罗马运来的珍珠,当时在汉朝称为‘胡珠’。

    一亿金币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汉代,每年从罗马流出的一亿金币相当于大汉十余年的岁入。只有多次海船往返,才能把大量丝绸运至罗马以换取‘奇石异物’,才能达到一亿塞斯透司的贸易额。”

    “约200年前,大秦国向南洋贩卖的东西,就能使金币的流出量达到一万万。那时,我大汉仅仅用丝绸作为商品,就换回大量大秦货物。如今嘛,南下的青州商人携带的可不只是丝绸,迪石港吃不下货物,让他们航行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吃不下,让他们航行到印度,到大秦。”刘备慨然说。

    (ps:普林尼曾经担任罗马西班牙总督和罗马海军司令。公元79年,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爆发,附近的古城庞培被碰列的火山灰全部淹没。也就在那期间,班超开始出使西域,大汉朝廷开始打通通向罗马的陆路贸易道路——丝绸之路。)

    维苏威火山爆发时,普林尼海军司令率领罗马舰队当时正驻留在那里,为了记录和考察火山爆发的实况,普林尼独自一人直奔现场,被火山喷出的浓烟毒雾熏倒,没有受到一点外伤就去世了。

    普林尼为科学献身不久,东方的大汉,宦官郑众等人因诛杀外戚有功而封侯,从而开始了东汉王朝宦官用权的历史。而其后,自然学家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时,用的都是“普林尼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对于每亩地可以产粮一万斤的说法,监禁中的彭德怀元帅就采用了“普林尼方法”进行研究:亲历、重复试验、对比验证、确认结果。最终,他确认:亩产一万斤粮的耕作效果不可重复,纯粹属于吹嘘。随后,他被革命小将活活用皮带抽死……

    最让人惊讶的是,到现在,仍未见到迫害彭德怀元帅的人忏悔。)

    ************************

    华阴。攻击段煨的杨定为李傕、郭汜所袭击,兵败后亡奔荆州。李傕、郭汜城市攻击段煨营寨,段煨为了替皇帝拖延时间,勉励抵抗,兵败身亡。

    此时,皇帝车驾已过潼关,见不到周瑜军队,不敢停留,惶惶然直奔弘农。李傕、郭汜在段煨营寨搜不出皇帝与公卿大臣,稍事休整后立刻起兵追击。

    弘农张济与护驾的杨奉、董承不合,青州势大,周瑜撤退时沿河而走,他不敢拦阻。对于皇帝则没那么客气了,皇帝车驾一路逃到弘农东涧,杨奉、董承二人接到报告,张济陈兵涧口,背后,李傕、郭汜兵马已追至。杨董二人皆战栗失色。

    皇甫嵩间军队号令迟迟不下达,自公卿车队赶上,厉声斥责道:“二公,突出东涧,前方不远就是渑池、函谷。函谷有青州一军驻扎,归洛阳卢植公管辖。刘备虽桀骜,但我们只要突出涧口,遣一小卒致信卢植,将此地危情尽告知。卢公忠正,必会死命来救。他一动,刘备绝不忍坐视他人欺凌其师,强兵锐卒就会来不断支援,那时,李傕、郭汜小患也,我等胜利在望,二公为何迟疑不决?”

    杨奉、董承顿时恍然:是呀,卢植一支小小的军队驻扎在洛阳,四面强敌都不敢侵扰,那就是因为卢植是刘备的脸面,刘备曾为了他殴打禁军。若其势力大了就不顾卢植,那前面的所作为就是作假。只要卢植出面,无论是李傕、郭汜是否顾忌,他们与刘备的冲突都不可避免。

    “虎贲、羽林何在?并力向前,突出涧口就有希望,死生在于此刻,儿郎们,杀出去。”杨奉受到鼓舞,大呼而上,冲向张济军。

    董承一咬牙,道:“我去后队,挡住军,皇甫将军,请催动帝辇奋力向前。”

    第五章走向统一第二十七节

    更新时间:2007…1…1915:20:00本章字数:3596

    虎贲,羽林受到鼓舞,焕发了决一死战的雄心,奋力向前厮杀。

    兵临险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这种局面也迫使公卿大臣疯狂,没有兵器,他们挥舞着车辕、马鞭、竹简、砚台,以及一切可以当做武器的东西,用自己文弱的声音呐喊着,奋不顾身的簇拥着帝辇前行,前行,冲出涧口就有了生的希望。

    张济军不同于李傕、郭汜军,军中尚有不少中原子弟,历来受的教育是君臣父子,公卿大臣推着帝辇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击,帝辇所到之处,士兵皆回避以对,任张济怎么吆喝,士兵也不肯面对面向皇帝举起刀枪,旋即,帝辇已冲出弘农东涧口,张济军随后合拢包围口,未及冲出的公卿大臣赴难者不计其数,涧内遗弃的妇女、辎重、御物、典籍,遍地狼藉,哭嚎声、惨叫声、呻吟声、咒骂声、哀求声响彻云霄。

    张济士兵随即入涧屠杀劫掠,队形散开,士兵乱成一团。恰好董承冲出李傕、郭汜的包围圈,挥军向涧口突击,张济军不暇拦阻,董承不敢恋战,双方一触即分,董承军突围而去。

    是夜,皇帝露宿曹阳亭,李傕、郭汜、张济忙着在弘农东涧分赃,帝心惶惶,公卿大臣戚戚然,寒风呼啸,当晚冻死、饿死的公卿大臣不计其数,虎贲、羽林士兵皆带伤卧在泥雪地上,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杨奉、董承集齐众将商议军情,没有军帐,众将只好席地而坐,在寒风中哆嗦。

    气氛格外压抑,众人都沉默不语,半晌,杨奉开口:“此地已近河东郡,河东正是白波军活动的地盘,军帅李乐、韩暹、胡才本来都是我的同僚,旧情还在,我看,由我派部曲勇将徐晃先行与白波军接触,请他们派军救援,如何?”

    杨奉出身白波军,不通朝廷规矩,董承苦笑道:“白波军在朝廷眼里仍是盗匪,杨将军,征召白波军还需朝廷首肯。”

    杨奉豁然坐起,道:“还等什么?此刻我们兵穷势微,白波军肯看在我的面子上来源,已是千好万好,朝廷还有何资格计较,董兄,我们现在就去找皇上说说。”

    杨奉说完,不由分说就拉着董承去找皇帝下诏书,董承一路苦笑着,随他来到曹阳亭。

    此时此刻,皇帝的待遇仅比其他人稍好点,他住在四面透风的曹阳亭上,因饥寒交迫无法入眠,身边,皇后与宋贵人冻得浑身瑟瑟发抖,抱成一团用体温相互温暖着对方,皇甫嵩与杨彪尚陪伴在身旁,虽冻得面色发青,却竭力维持着君前礼仪。

    杨奉说明来意,皇甫嵩眼前一亮,不等皇帝回答,抢先叩首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尾音颤颤的答:“许。”

    皇甫嵩叩首在地,奏道:“陛下,此刻国势危急,臣以为,我等不该顾忌太多,白波军若肯前来护驾,臣以为,朝廷就应该赦免其叛乱之罪,因功而商,此外,李傕、郭汜、张济等贼距此地不远,旦夕可至,臣以为,我等可以隐秘召请白波军之事,派人假意与李傕、郭汜、张济等贼讲和,等白波军到,可自后共计三贼,破解三贼围困。”

    杨奉击节赞赏:“好计!”

    皇帝未许可,臣子擅自发言,这是严重的君前失仪,董承惊出一身冷汗,杨奉却漫不为意。

    用人之际,皇帝不敢计较,点头默许皇甫嵩的计策,皇甫嵩再奏:“陛下,臣以为,徐晃说动白波军后,可暂不返回,径自前往洛阳召请卢植护驾,卢公身边有个侍卫萧飞,是青州牧刘玄德所遣,专为保护卢公而来,陈在洛阳曾见过一面,此人精明强干,陈请求,徐晃将军见过卢公后,再将帝师危难告知萧飞,但不作特别请求——其余的事嘛,萧飞会为我们办到。”

    皇帝哆嗦得伸出两根指头,皇甫嵩点头道:“是的,需要两份诏书:一份赦免白波,召请他们护驾,一份召请卢植。”

    杨奉等人辞别皇帝,皇甫嵩送出亭外,低声叮嘱:“杨将军,底座前说话,可要小心,此刻危难之际,尚无人攻讦,一旦安定下来,将军今日行为,足以判大不敬之罪。”

    杨奉不在意地摇摇头,问道:“皇甫公,有传闻刘备与卢植闹不愉快,卢公三年未回青州,万一卢公身边没有了萧飞,该如何是好?”

    皇甫嵩淡然一笑:“没有萧飞,肯定有王飞、赵飞、李飞,洛阳离散,卢公家财尽失,没有刘玄德,卢公这几年吃什么?喝什么?他养的起侍卫嘛?他师徒俩闹别扭,外人搞不清楚,你尽管派人去,卢公身边一定有刘玄德的人。”

    五日后,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率其众数千骑来,与董承、杨奉夹击李傕等人,大破之,皇帝乘辇乃得以东进,董承、李乐护卫车驾,胡才、杨奉、韩暹为后拒。

    同日,徐晃一路即赶进抵洛阳,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守将周仓将情况急报青州刘备,当时,刘备正在府内收看濮阳高顺的请罪折。

    “因一琴曲而让出濮阳,我师兄竟然也做了一件雅事,看来,昭姬(蔡文姬)的魅力不可抵挡啊。”刘备取笑着,将请罪折遍示在座的三大军师。

    众人陪着刘备讪笑着,刘备嘿嘿一笑,答复说:“也好,本来进入濮阳就是你们私下里搞的小动作,这件事这样收场,也算是一段佳话,师兄所为,正合我意。”

    田畴凑趣道:“杜夔的琴艺如此高超,一曲退敌,不知他和我们的青州才女相比,孰上孰下?这样让顽石也点头的琴曲,我也想听听,主公,是不是去信邀请杜夔来青州,让蔡小姐和她比比看。”

    “也好,”刘备首肯:“琴曲传授全靠口口相传,每人所奏各不相同,你去信问问杜夔,有没有一种方法,或者一种标准,对高低不同的音阶进行度量,然后设定出一套记载琴谱的规范,让琴曲的记载更加方便,使优美的琴曲更加广为流传,你告诉他,我愿意资助这项研究,他若有意,请他来青州与蔡小姐共同商讨。”

    如此诱惑,看他不动心?此事过后,杜夔在琴艺上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而同时,《广陵散》的命运也开始改变,本来,历代儒学家皆认为此曲描写了弑君之事,不具有中正平和之声,因而谩骂、禁止、以至烧毁乐谱,然而,此事之后,《广陵散》被披上了一层正义的色彩,这种带有激越杀伐之声的乐曲也因此广为流行,而杜夔与蔡昭姬制定音律之后,这首琴曲更加如日中天。

    刘备对《广陵散》不置可否,后世的宣传认为,聂政不顾既成法律的判决,不置一法律制定的公正与否,不理会这判决背后的韩王意志,也不管判决其父时韩愧是否在位,执着的刺杀了与其父因罪而死毫不相干的“国家总理”,显示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而这首曲子,“同时也是歌颂英雄、赞美忠孝节义的曲子,符合中华的传统道德规范”。

    刘备认为,音乐就是音乐,别让它承载太多的政治任务,肩负起民族兴旺的任务,也别让他见义勇为,抓捕盗匪,反腐倡廉等等,音乐,感人肺腑就行,休息消遣的东西,能让人片刻沉醉,足够了。刘备不在意《广陵散》背后所谓的政治意义,但由于其中包含的政治意义违背了刘备的法治精神,所以,他邀请杜夔不提及《广陵散》,反而绕了个大圈。

    音乐,还是让政治走开吧。

    处理完高顺的事,刘备顺手拿起周仓递来的急报交给沮授,笑道:“函谷关只有一旅之师(600余人),几年没有什么大事,周仓来急件,诸位猜猜会是何事?”

    田丰建议:“我看主公心中已有想法,不如我们各自书写在纸上,看看谁的想法正确。”

    刘备大笑:“有道理,我等试着游戏一下。”

    书毕,众人展示各自所书,田畴所写为:“长安有变”,田丰写的是:“帝辇已至”,沮授大书:“有诏”,刘备毫不顾忌的写道:“帝师求援”。

    展开周仓所写的急报,果不其然:“诏使直入洛阳。

    刘备呻吟道:”老师呀老师,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入冬了,我再兴军,百姓过春节前能否回家,难说,我若不顾,你那洛阳2000护卫军对上10万虎狼般的凉州兵,怎么办?”

    沮授沉声道:“五天,我们还有五天时间准备出征,可命令在濮阳的雷骑、狼骑军团迅速急进至函谷,协助守关,然后我们动员民船运送后续部队增援……”

    田丰自告奋勇:“我去,到函谷关约束三军,应对乱局。”

    刘备行至议事厅墙边,撩开帘帷俯身观察着地图,许久,刘备转身下令:“子正,你立即取西河接替徐庶,命令徐庶将手头所有的军队全部动员起来,沿汾河而下,在安邑登陆扎营。

    符皓,轻舟现有船只都在迁移兖州百姓,你去碣石,解除马韩国巡河船队进入黄河的禁令,命令他们运送碣石公牛部族军队直下函谷,协防函谷关。

    命令:冀州狂风军团迅速西进,沿黄河北岸而走,穿越河内郡进入洛阳。

    命令:并州骑兵遣两旅之师进入河内郡,在野王一带待命。”

    刘备下达一连串命令后,平静地对田畴说:“子泰,你去出使兖州,告诉曹孟德,帝师危机,正在诏请四方诸侯勤王,我军准备过境兖州,他若愿意,可请他同往洛阳。”

    第五章走向统一第二十八节

    更新时间:2007…1…1915:20:00本章字数:3919

    土匪打仗多数打的是击溃仗和劫掠仗,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三人乘李傕等人正在与董承、杨奉和谈之际夹击李傕,声势足够了,但新招抚的白波军无心与西凉士卒死战,稍作试探随即脱离接触。

    等到会合董承、杨奉后,白波军只顾高兴得领赏,竟忘记了战力齐全的西凉部队仍尾随其后,他们甚至连后卫都未派遣,兴冲冲的随着皇帝车驾前行。

    在白波军看来,皇帝的威严是那么令人仰视,他们教训了西凉军,想必他们不敢再来冒犯。没想到,西凉军向来战斗力坚韧,百余年边地生活养成了他们习惯于丛林法则: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只要人尚未死,仇总须报。

    白波军没有想到,董承、杨奉没有想到,皇甫嵩等诸公卿大臣也没有想到,李傕等人会整顿兵马,再次来交战。此时,帝辇一天才走完五里路。李傕等人自后攻击,董奉等人猝不及防,大败,阵亡的虎贲、羽林军甚于东涧——西凉军凶恶,可不像张济军士兵大都来自中原,所以对皇帝有所顾忌。

    董奉等人且战且走,连退十余里,至陕县边界,西凉军攻势方缓,董奉等人方才得到机会结营自守。此时,应内满眼残破局面,虎贲、羽林不满百人,西凉兵绕营呼叫,吏士失色,皆有出卖皇帝以换取眼前平安之心。

    此时,洛阳,卢植已受到皇帝东行的消息,来不及梳妆,握发而出,在院中大声招呼侍卫官萧飞:“萧校尉,紧急情况,快去找公孙伯圭来。点起城卫军,准备战斗。”

    萧飞自侧院跳了出来:“老爷子休急,洛阳虽兵少,可坚守数日仍可做到,只要主公闻讯来援,顶角那些大胆的狂徒有来无回。”

    此前,萧飞本已调入第一军团任下属第三师团师团长。但卢植滞留洛阳不归,刘备接连派了几位侍卫官保护卢植,都被卢植赶走。此后,萧飞自告奋勇愿意前去洛阳服饰卢植。他来之后,考虑到萧飞原与自己有过共同患难的情分,再者,萧飞丢下师团长的职务来当侍卫长,这份厚意让卢植不忍为难。故此卢植不再闹,双方就此相安无事下来。

    萧飞出身出云城,原始刘备收养的孤儿,有刘备义子的身份,在出云城军校毕业后担任过刘备的卫士。按青州军制,师团长属于高级校官。这是一连串显赫的身份,让他仅仅做一个侍卫官,显然是不适合的。为此,在洛阳的青州元老公推他兼任洛阳城尉,这也就是卢植称呼他为“校尉”的由来。

    卢植急得说不出话来:“非也,不是外地来犯,天子车驾已至曹阳,招我等前去接应。你快去集合队伍,准备出城作战。”

    萧飞一惊:“老爷子,我们只有两千人马,若要出城作战,洛阳就空虚了,这里可有我们几年的心血啊。”

    三年的时光,洛阳的元气并未恢复,四周虽有大块空地,但无老百姓耕作。城内虽已修缮完毕,而青州兵强大的战力又保证了洛阳良好的治安,四境匪患绝迹,但洛阳毕竟与刘备的势力范围有间隔,暂居洛阳的青州元老无心久居,任期一结束,就会毫不停留的返回青州。

    而每次他们返回,还要带走一批好不容易才在洛阳定居下来的农户。这些农户或者在一年的修建活动中立下了少许微功,获得青州平民身份,或者办事勤快被元老看中,带入青州做自己的家臣。这些农户一有机会,宁肯到青州作家臣,也不愿在洛阳耕作。

    一来二去,洛阳城每到冬季总剩不下多少人气,一年的辛苦,除了建一群房子,剩下的果实都被元老瓜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农户多追随元老而去,剩下的都是懒馋之辈。洛阳本身就养活不了多少军队,补给全靠青州越过别人的领地输送,故此,连来洛阳的元老都不带护卫,他们搭乘商队的车马到达洛阳,再在农户的护送下,随商队回家。这样下来,现在的洛阳城,除了两千城卫军,连一兵一卒都征集不到。两千城卫军一出城,那洛阳真是空城一座了。

    卢植打量着周围,叹息道:“天下万物,以人为本。没有百姓的洛阳城,空城一座,没有什么可惋惜的。现今帝势危急,帝在,天下在,百姓尚可安居。帝若出事,国运危急,群雄并起,那才是天下大乱,百姓罹难……别说了,你去召集城卫军,再把公孙伯圭角上,他那里还有200家丁精善骑射,可当作骑兵使用,快去快回。”

    院中一阵鸡飞狗跳,消费一边集合部队,一边遣人去青州送信,不一会,卢植顶盔贯甲,再度出现在院中。

    “队伍集合好了吗?”卢植按剑询问萧飞。

    “城卫军已集合完毕,公孙将军已通知到,他正在集合家丁,瞬息即至”,萧飞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件大氅为卢植披上:“老爷子,外面风寒露重,披上这件羽衣吧。”

    羽衣(羽绒衣)以蜀锦为面,棉布为衬里,蜀锦织出一支青色的丹鹤,寒风抚过振翅欲飞。丹鹤外围,织出灿烂彩云,似云蒸霞蔚。

    卢植一愣,问:“这件衣物何时送至?为何我此前未见?”

    萧飞垂手而答:“这是今年来接元老的商队送来的,他们昨日方至,还未及禀报老爷子。”

    卢植再问:“这样的衣物有多少?”

    “听说,这件衣物是主公亲自监督,精选上等羽绒制作而成,商队送来了三件,老爷子若是觉得不够,我再通知主公一声。”

    “外面风寒露重,皇帝车马露宿于野,一定寒冷难当,你去,把腹内所有御寒之物都带上,再驾上马车。我们马上西迎圣驾。”

    卢植话音刚落,公孙瓒提溜着马鞭,一头撞进,一头走一头说:“200骑兵,2000士卒能干成什么事?老师悍然出兵,我等今日恐死无葬身之地也。”

    卢植淡然答:“你若怕,可以不去。”

    公孙瓒怪叫一声:“当初易京城破,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今日能与老师并肩作战,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正说着,公孙瓒突然看到卢植身上披的大氅。大叫:“老师,这件披风真好看,玄德送来的年礼吗,怎么没我的份,我也要一件。”

    卢植闻言,脱下大氅,道:“本来,玄德送来三件,给你一件也没什么,但是我打算送一件给圣上御寒。如此,我们再穿类似的衣物就是逾制(不符合朝廷规矩),伯圭,此一去生死未知,何必在意几件身外之物。来,我们走。”

    公孙瓒慨然应诺:“好!当初玄德入青州也不过三两千人马,洛阳城卫军训练水平怎样也要超过过魨县野民。我不信这一仗没有胜算。”

    雪又下起来,大雪纷飞中。洛阳城卫军空群而出,向西疾走。公孙瓒一路高唱这易水送荆轲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陕县,皇帝营寨中,李乐献计,请天子秘密乘夜渡河,东走孟津,投靠关东诸牧守。

    太尉杨彪反驳道:“夜渡岂可无船,现在南岸交战,船只尽数避往北岸,河水冰冷渡人稀少,即使有船,能有几只?我们营中从人甚多,如何将他们一一尽渡?”

    李乐慨然道:“天才入冬,河水尚未结冻,尚可游过去。待我领人前去寻船,如有船可渡,当举火为号,请君等保帝前来。”

    杨彪应声许诺。

    李乐去后不久,河滨火光闪现,通知营内船已备就。杨彪皇甫嵩大喜,急忙簇拥着皇帝出营。黑夜中车马难行,皇帝只好徒步摸黑走,伏皇后云鬓蓬松,花容惨淡,跟着献帝踟蹰通行。

    董承跑前跑后催促众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