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免费阅读!

命运的抉择第163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二人的头上。只要一想起当年自己被叛军监禁在圣詹姆斯宫地经历,他的背脊就窜上了一股寒意。

    眼看着这债务越积越多。约克公爵自然也不能再这么坐视下去了。而唯一能帮助他的似乎也只有那个“铁哥们”罗威。然而这一次罗威却向他两手一摊表示这么大一笔债务他也没办法搞定。得找上面人谈才行。对此约克公爵并没觉得失望。他也清楚如此大数额的债务根本不是一个商务代表能做得了住的。所以他便向罗威表示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与香江商会地上层联系。就这样约克公爵在罗威的打点下终于在1660年的这个冬天来到了中华帝国的心脏——南京。

    “公爵阁下,是什么吸引了您。让您看得如此出神啊。”一声流利的英语将约克公爵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先前的焦虑也在转瞬间被其固有的精干所替代。却见他优雅地压了压帽沿,用略带生硬地汉语向身后站着的龚紫轩微笑道:“龚大人,我是被您花园里的鲜花给迷住了。在英国这个时候除了松树柏村就只有干枯的枝条了。请问这是什么花啊?竟能开在冬天。”

    “公爵阁下,这是我朝的国花梅花。她在每年最寒冷的时节绽放而且是越冷越香,越寒越艳。我们中国人将其视为坚强忠贞的象征。”龚紫轩望着枝头上的雪梅欣然解释道。

    “这就是梅花?!真是一种神奇的花。”约克公爵瞪大着眼睛赞叹道。虽然梅花还没有从中国传入这个时代地欧洲(历史上梅花于十九世纪从日本传入欧洲,欧人曾因此误以为梅花起源于日本)。但装饰有梅花图案的工艺品以及丝绸却在欧洲颇为常见。只不过欧洲人怎么都没想到选种娇小可人的东方花朵竟然是开在气候最为恶劣的冬季。

    惊愕之余约克公爵下意识地将梅花对应了一下他所接触的中国人。乍一看起来这些黄皮肤的东方人温文尔雅。体格也不算健壮。甚至在身材高大的欧洲人面前可以用娇小来形容。可你若是就此认为他们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同于以往欧州人眼中懒惰、软弱、奢侈、迷信的东方人,处于旧大陆最东端的中国人却极其勤俭、坚韧、善战并且崇尚科学。这样看来两者还真有诸多共通之处。

    就在约克公爵在心中以花喻人之时,一旁的龚紫轩礼貌地向其邀请道:“公爵阁下,外面风大。您还是里面坐吧。”回过神来的约克公爵一边随龚紫轩走进了屋子。一边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周围的布置。对于看惯了巴洛克风格的欧洲人来说这间充满明式简约风格的厅堂多少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但约克公爵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间屋子里摆放的桌椅、装饰的字画、甚至是桌布靠垫都是价值不菲的高级货。

    “舍下寒陋,让公爵见笑了。”分宾主就坐后,龚紫轩客气地询问道:“茶?还是咖啡?”

    “啊,那就来杯红茶吧。”约克公爵入乡随俗地点头道。随即又不无羡慕地向咋舌道:“贵国的物品精美无比。就是这小小的茶垫在欧洲都是艺术品啊。”

    “不过是些小玩意儿罢了。”龚紫轩指着桌上刚刚端上的红茶微笑道:“公爵请用茶。”

    在喝了—口最为正宗的祁门红茶后,约克公爵不禁耸了耸肩向龚紫轩苦笑道:“这些东西在贵国眼里可能只是一些小东西。可到,欧洲那就与金子等价的宝贝了。为了穿上贵国的丝绸,喝上贵国的茶,欧洲的贵族都快破产了啊。”

    眼见约克公爵说得肉痛,龚紫轩当然知道他想暗示什么。于是他连忙摆出了一副同情的模样点头道:“这些事情在下在中国也是早有耳闻。咳。其实享受人生也没什么不好。弄得玩物丧志就不好了。我们中国人有句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是古代一个叫勾践的君王在被灭国之后忍下屈辱,最终报仇复国的故事。在下看公爵阁下年纪虽轻却是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颇有那勾践之风。而今克伦威尔己然病逝,其子年幼无法主持大局。想来离阁下复国之日不远了吧。”

    约克公爵虽然不知道越王勾践的典故。但听龚紫轩如此直白地说出了英国的局势,心中当下一喜傲然地说道:“那叛逆总有一天会受到上帝惩罚的。”

    “不过,既然贵国的局势如此微妙。公爵阁下又为何在这个时候千里迢迢地来中国呢?”龚紫轩明知故问道。

    给龚紫轩这么一问,约克公爵当即老脸一红,颇为尴尬地说道“这个…主要还是为了一笔债务。想必具体的事罗也已经向您说明了。”

    “恩,事情在下是听说了,也已经核查过了。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龚紫轩故做凝重地低头说道。

    眼见对方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约克公爵却并没有进一步解释或开脱什么。却见他神色一凛向龚紫轩说道:“我知道这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也并不是想为难大人。只是想请大人帮助让我见见贵国的女皇陛下。”

    耳听约克公爵用生硬的汉语直接说出要见女皇,龚紫轩不禁为之一怔。虽知道约克公爵这条线与英国有着莫大的关系,可龚紫轩却并没想到对方会一上来就要见女皇。正当他犹豫之际,对方却改用英语对他说道:“贵方借我这么多钱,不正是想让我来见贵国女皇吗?”。

    〈枭阳候的探险〉——作者:广开土王第二部第二百九十四节龚紫轩书房析局势弘武皇御园见公爵

    更新时间:2007…7…2017:20:00本章字数:4533

    话说安顿完约克公爵,龚紫轩信步走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刚才人的对话此刻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翻转着。执掌殖民司多年的龚紫轩接触过不少王公贵族,甚至不乏一国之君。但象约克公爵这样的人物却十分少见。从那个年轻的公爵身上龚紫轩感受到了这个时代贵族所少有的坚韧气质。特别是他要求见女皇时的眼神还真是给了龚紫轩一股压迫感。当然约克公爵的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毕竟女皇陛下一直以来对英国的局势颇感兴趣。现在既然英国人自动求见女皇,顺水推舟一下也无不可。

    “或许他真能复兴一国呢。”龚紫轩在心中如此默念道,不过这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龚紫轩并不认为胰目前的情况约克公爵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些年殖民司连同香江商会在斯图亚特王室身上可没少花心思。事实上现在回头看来就算没有香江商会的资助斯图亚特王室照样能重返英伦。可未来的事情谁能预测?三年前又有谁会想到名冠欧洲的克伦威尔会突然死于疟疾?反正斯图亚特王室有大笔的债务掌握在帝国手里是白纸黑字的事实。更何况斯图亚特王朝现任国王是查理二世,而不是他约克公爵。

    说到王族之间的兄弟阋墙放眼世界各国都曾不止一次上演过。有时内部的明争暗斗远比外来的侵略者更具有破坏性。但内斗却又像是自然灾害一样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未停歇过。这一点中华帝国当然也不能免俗。一想到自己的国家龚紫轩的心立刻就沉了下来。

    相比前朝以及世界其他各国而今的中华朝无疑堪称国泰民安的典范。没有你死我活的宗教战争、没有“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争、也没有开国武将拥兵自重。但若是仔细观察一下任何人都会发现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其实都存在着争端。士林之中学者们为儒、道、法相争,商场上各大商会互不相让,朝堂上内阁与国会表面上相敬如宾暗地里却早已针锋相对。不过这些并不是龚紫轩感到不安的东西,让他忐忑的是而今正如日中天的香江商会。

    龚紫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毕竟无论从任何一种角度上来看香江商会内外都是一团和气,无论是皇长子改宗之事,还是杨开泰的并重都没有影响到商会的运转。相反商会的效率却比前几年提高了不少。龚紫轩这一切都是陈家明的功劳,他本人也十分佩服镇海公的手段与眼光。然而恰恰正是这种顺风顺水让龚紫轩隐约有些忐忑。作为帝国的官员龚紫轩知道自己不应牵扯商会的事太多。可身为殖民司司长的他又不可能象黄宗羲等人那样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使我想多了吧。”龚紫轩苦笑着暗自嘟囔了一声,却听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轻柔的脚步声,回过神来的他一抬头沉声问道:“谁?”

    “老爷,是妾身。”一个声熟悉吴侬软语应答道。

    “哦,是红儿啊。”龚紫轩的语气立刻变得温柔起来,只见一个身着湖绿色罗衫的年轻女子翩翩而至将胰盅香飘四溢的汤水端到了他的面前道:“老爷办公辛苦了,妾身煲了一盅汤给老爷补补身子,老爷快趁热喝了吧。”

    “还是我的红儿最乖,知道疼爷。”龚紫轩听罢一把就将自己的爱妾搂在了怀里。而那红儿正是人如其名粉白的脸上立刻飞起了两抹红晕,直看得龚紫轩心神荡漾。

    “老爷别这样,给太太看到了不好。”红儿扭捏着说道。

    “怕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龚紫轩捏着爱妾脸蛋笑道:“你就这么怕太太。”

    “老爷您常年在外,这偌大的园子就几个女流,太太又是一家之长,您说妾身能不怕太太吗?”红儿媚眼如丝地嗔道。

    “你这个鬼精灵啊,以为老爷不知道你地小花花肠子,你要是真怕太太还会来这儿?”龚紫轩拍了一下可人儿的翘屁股把她放了下来。然后揭开了汤盅深深地闻了闻大赞道:“好香啊!红儿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老爷,要是真喜欢的话,红儿愿意这辈子,不,生生世世为老爷下厨烹羹。”红儿撒娇着发誓道。

    “我的好红儿,爷领了你的心意了,不过想来过些日子爷可尝不到你的好手艺了。”想到约克公爵到访龚紫轩隐约也能推算出个大概来了。

    “怎么?老爷您又要出海了?”红儿咬着红唇失望地问道。

    “应该快了吧。”龚紫轩尝了口汤随口问道。

    却见那红儿立刻撅起了小嘴嘟囔道:“老爷您这才在京里呆了几天啊,人都道老爷您是个京官,可依红儿看老爷您比哪些外放地官还要辛苦。外放好歹也有个归期,可老爷您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奔波,哪儿又个期限啊。”

    听红儿这么一抱怨,龚紫轩放下汤匙柔声安慰道:“我的小乖乖,有时候留在京城里不一定比呆在海外来得逍遥呢。”

    对于这段话红儿只是瞪大眼睛一脸茫然,可龚紫轩对此却是深有体会。事实上,他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渴望出海办公呢。不过不管龚紫轩心里有什么想法,这差事还是得一桩一桩的来办。依照约克公爵的要求,龚紫轩在三日后安排他面见女皇。不过不是以英王特使的身份,而是以英国学者的身份。而今在帝都南京驻留不少欧洲国家的外交大使。而这些国家又大多对英国这块蛋糕垂涎三尺,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殖民司还是决定让约克公爵以尽量低调的姿态去晋见女皇。毕竟中华女皇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举世皆知,抽空见一个来至欧洲来的科学家也并没什么好令人意外的。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充当冒牌“科学家”的约克公爵被带进了中华帝国的心脏――紫禁城。穿过那一道道朱红色的拱门,这位英国公爵不无感叹的认为自己正身处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宫之中。就算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来此也会被这座壮观的宫殿所折服。而当得知女皇在帝国的皇宫比南京的还要大时约克公爵下意识地到抽了一口冷气。不过他倒是很能理解女皇住在南方想法,毕竟住在那么大的皇宫一定很费钱。也不是每一个君主都会象巴黎的那个小子一样能热衷于搞“世界第一”的。

    就这样约克公爵一边想象着如果路易十四来此会有什么有趣反映,一边则在两名俏丽宫女以及两名威武侍卫的前后引领下来到了御花园。虽是隆冬季节御花园的湖面上一片寂静,但在周围枯树残雪的映衬下却有一番独钓寒江雪的意境。约克公爵当然不知道中国园林的每一处景致背后都会有一定的典故。他只觉得这座庞大皇宫中假山与人工池太多了些。不同于法国式园林迫使自然模仿艺术。从表面上看中国与英国的园林艺术都在于模仿自然。“不过我们是在完善自然,而中国人在奴役自然。”约克公爵在心中为中英园林艺术对比下了自己的定义。但他有关园林的见解很快就打住了。因为身旁的侍女礼貌的告诉他女皇陛下就在前面。

    约克公爵寻声望去,却见前方一道曲折的石桥一直通向湖中心的一间朱红色的凉亭。石桥的每一个转折处都站着一名身材魁梧手持长戟的武士。黑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肃杀的气势。与之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亭子中身材曼妙的少女,她们穿着鹅黄色的丝绸衣裙就像是一朵朵婷婷玉立的水仙花儿。不过约克公爵的目光并没有在侍女的身上停留多久。他很快就注意到了亭子端坐着一个白衣女子,意识到那可能就是中华女皇后,约克公爵下意识地垂下了眼帘,因为无论是欧洲地使节还是中国的官员都不止一次的告诫他,中华女皇是天之子。在中国她拥有神的地位。“神”是不允许他人随便注视的,这一点从小在王宫长大的约克公爵自然是十分懂得分寸的。

    “吾仅代表吾王查理二世向女皇陛下传达最真挚的问候。”约克公爵单膝跪地脱帽敬礼,将事先准备好的台词背诵而出道。当然他也知道中国人是不兴吻女士的纤纤玉手的。

    “那也请公爵殿下替朕向贵国国主转达问候。”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英国公爵,未来的詹姆士二世,光荣革命的“导火索”,孙露微笑着示意其起身道:“殿下请坐吧。”

    耳听一旁翻译以及其流利的英语翻译出,中华女皇称自己为“殿下”,约克公爵的心怦怦地就跳了两下。一瞬间他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白金汉宫当王子的感觉。不管怎样从女皇平和的语气来看自己的处境还算不错。想到这里约克公爵立刻就恢复了往日的翩翩风度。起身就座道:“谢陛下。”

    直到此时约克公爵才算看清对方的面目,依照外界的介绍眼前的这位女皇应该有四十多岁了,不过岁月似乎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因此女皇看上去不过才三十出头的模样。当然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人看上去总是比他们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特别是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女皇似乎并没有化妆。从她的身上隐约散发着一股子淡淡的清香,这种完全不同于欧洲宫廷那种华丽做作的东方美感让约克公爵多少有些走神起来。

    就在约克公爵暗自打量女皇的圣容之后,孙露亦在观察着他。虽然来到古代这二十年来孙露也没少碰到过历史名人。单大名鼎鼎的詹姆士二世来到自己面前还是多看两眼的。好歹没有这位老弟也就没有英国的光荣革命了嘛。当然如果约克公爵知道自己在后世的“盛名”源于被自己的女婿威廉三世赶下王座。估计眼前这位英姿勃勃的年轻公爵非气得吐血,并发誓从此不把女儿嫁给叫“威廉”的小子吧。

    玩笑归玩笑,在英国舰队纵横大西洋、印度洋的情况下,约克公爵这位“王军”总司令敢从“叛军”眼皮底下度洋来中国。就凭这份胆识还是足够令人钦佩的,想到这里孙露风趣的说道:“殿下不必如此拘谨,今日朕所接见的可是一个来至欧洲的科学家而非外交使节啊。”

    给孙露这么一提醒,约克公爵心头猛然一紧,暗想该不会是弄巧成拙了吧。不给他表面上还是极其有风度地奉承道:“陛下您的博学世界闻名,我想在科学方面我只能当一个学生听您讲解。”

    “殿下此言差矣,聊科学不一定是说自然科学,也可以谈到别的科学,例如治理国家的科学。”孙露矫诘地说道。

    “治理国家的科学?陛下这可是您的特长啊。”明白意思的约克公爵恭敬地奉承道。

    “这门是每一位君王都感兴趣的科学,说不上谁比谁更在行,据朕所知令尊就是一个勤政的君王,只可惜他的时运不济。对于令尊的遭遇朕深表同情。”孙露说这倒不是处于客套,客观的来说,被国民处死的查理一世并不是一个昏君、暴君。相反却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君王。当初加税是为了打造英国皇家海军。而克伦威尔在将王室的财产充公之后的头一件事也是扩充海军,就这点来说两者还颇有共同语言的。

    “弑君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约克公爵咬牙切齿地诅咒道。

    “撇开弑君篡位而言克伦威尔本人在这门科学上面还是颇有造诣的。”孙露扬着头淡然地说道。约克公爵地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不过此时的孙露并没有为谁求情的意思。而今的孙露已经不再象从前热衷于改变历史细节了。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复杂。这其中也包括她自己了。因此孙露跟着便将话锋一转切入正题道:“当然这一切都已经弑过去的事了。朕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对殿下对这门学科的看法。”

    “陛下!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英国国王。”约克公爵干笑着说道。他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女人的掌控能力。虽然双方从一开始就心知肚明各自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约克公爵觉得自己一直都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这不,约克公爵的话音才落,弘武女皇便已顺势接口道:“但现在站在朕面前的是殿下。朕相信殿下一定十分乐意代替您的兄长来讨论这个问题。”

    〈枭阳候的探险〉——作者:广开土王第二部第二百九十五节为求援英使表忠心牵欧洲女皇扶岛国

    更新时间:2007…7…2017:21:00本章字数:4555

    讨论治理国家的科学?约克公爵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狡诘。到目前为止有关那笔钱的事谁都没有说出口。甚至好像这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但中华女皇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试探自己。试探自己是否是真正的掌权者。英国素来讲究实效,约克公爵当然理解这种试探。换作是他本人他也不会去同一个无法拍板的人谈生意。可让他纳闷的是既然中华女皇还不能肯定自己的实力又为什么答应见自己呢。难道是龚的作用?原来那位龚大人是女皇宠臣啊。自付相通缘由的约克公爵立刻就回复了西夷本色,摩拳擦掌着开始大言不惭地向面前的中华女皇介绍起来。

    “尊敬的女皇陛下,如果要谈治国的科学。首先得有治国的权利。正如您所见国王同整个王室现在确实流亡在外。但英国得臣民是忠于国王得。他们无时无刻不期盼着国王的归来。”约克公爵大义凛然地说道。他心里十分清楚要想谈成这笔生意首先得证明实力。刚才他证明了自己,现在要得证明英国王室得实力。毕竟谁都不会有兴趣去听一帮无权无势的流亡贵族无病呻吟。

    在此之前约克公爵就听一些熟悉中国文化得英国学者说过,中国得皇帝虽然大多没有什么贵族血统,但他们却十分讲究权利得正统性。而衡量这种正统性来至所谓得“民心”,中国人认为统治者只要拥有民众的支持他就有权利统治国家。所以约克公爵一上来并没有翻出自己族谱证明自己的血统有多么高贵。而是竭力想对方表明国王在民众心目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英国王室完全有能力重返英格兰。

    可惜的是此刻坐在约克公爵面前的并不是哪些个整天把“天道”、“民心”挂在嘴边的老夫子,而是了解他家底细的弘武女皇。却见孙露不动声色地反问了一句:“恕朕直言令尊好像就是被贵国议会判处极刑的吧?”

    孙露话儿就像是一根毒刺扎进了约克公爵心里。待见他嘴唇微微抖了抖,碧蓝色的眼中满是怒火。不过这样的失态转瞬即逝。年轻的公爵很快就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只见他冷哼一声道:“陛下,那是一场拙劣的骗局!下院根本没有资格审判国王。叛逆当时扣押了上院,暴力审判了我的父王。现在克伦威尔那个叛逆已死,真相也已经大白。意识到被欺骗的民众很愤怒,他们希望国王能回去结束英国的灾难。”

    “恩,这朕也听说了。克伦威尔死后英国的政局确实有些动荡。不过这似乎并没对军队产生影响,至少目前来说共和国的舰队依旧还在印度洋徘徊不是吗?”孙露不可置否地反问道。事实上,她对英国现在地局势还是颇为纳闷地。因为在孙露地记忆中英格兰共和国本该在克伦威尔死后不久就崩盘了。之后辉格、托利两党达成妥协迎接查理二世回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可眼前的英格兰共和国虽有些动荡,但克伦威尔政权并没有倒台的意思。甚至在军事上还颇为的强硬。但这就可让孙露有些想不通了,难道是自己的到来触动了什么而延长了英格兰共和国的寿命?可那又是什么呢?

    面对孙露的疑问,约克公爵给出了一个可能只有英国人才会想到的理由道:“必先,现在叛逆们在英国的统治完全是靠其在印度洋夺取的利益来支撑的。同奥斯曼人合作给英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暴发户们需要叛逆的舰队来维护他们在印度洋的利益。而叛逆则需要哪些个暴发户来维持他们的统治。什么自由、民主啊!哼,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

    给约克公爵这么一说,孙露才恍然大悟,她先前也在想没听说英国人民有那么高的“觉悟”可以为自由民主死撑到底。现在看来还真是约克公爵说的那么回事。革命热情过后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交易而已。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事情也只可能在英国身上。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英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暴发户”可以利用。而给克伦威尔政府契机的却恰恰正是中华帝国。若非当初帝国染指埃及,英国人又怎么可能搭上土耳其这条线呢。

    正当孙露感叹自己的无心之作时,约克公爵却急不可耐地抛出了和平地橄榄枝道:“陛下请放心,一旦国王回到英国,第一时间就会停止这场愚蠢地战争。是的,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除了让高利贷、暴发户、走私犯大发了一笔横财外,对英国来说没有半点好处。”

    “殿下愿意放弃英国目前在印度洋的特权?那可是会让贵国的绅士蒙受巨大损失的哦。”孙露故做惊讶的问道。

    “这点小小的损失算得了什么,能和富庶慷慨得中华帝国做买卖才是英国绅士最大的荣幸。”约克公爵微笑示好道。

    然而对于约克公爵的这份“慷慨”孙露却是不为所动。她心里十分清楚所谓的放弃印度洋特权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罢了。以约克公爵实力想要重回英国还有些时日。就算他现在已经执掌了英国大权,想要凭一道诏书让那些个“暴发户”放弃在印度洋的利益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情。毫无疑问印度洋的特权最终是要靠帝国的舰队用大炮拿回来的。当然正如约克公爵刚才分析的那样,以英国目前的状况,中英两国在印度洋上一番殊死搏斗总是免不了的。

    想到这里孙露不在同对方纠缠于这种没什么悬念的问题。转而优雅地向对方微笑点头道:“我中华也十分乐意同世界各地的人做生意。不过做生意首要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战乱之下固然能让铤而走险之徒大发横财。但和平的年代才是繁荣的根本。而今克伦威尔已经病故,贵国国主又深得民心。相比欧洲各国王室都没少出面为贵国国主做周旋以能让英国早日回归“正途”吧。”

    这个时代的欧洲正是君主制兴盛的时期。虽然亦有荷兰这样的共和国制国家存在,但在多数欧洲王国的眼中共和制国家终究是混乱的代名词。特别是弑君的英格兰共和国更是“人神共愤”。因此斯图亚特王室在欧洲向来都不乏资助者。但约克公爵对此却有着另外一番想法。斯图亚特王室借助这些国家的势力复辟,除了要付出各种“酬劳”之外,日后还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欧洲大陆地纷争之中。众所周知,英国自伊丽莎白时代起就一直对外奉行“孤立主义”。这一外交政策有效地避免了英国像欧洲大陆那样陷入宗教战争。而一旦斯图亚特王室介入欧洲事务,那原本的平衡状态也会随之被打破。约克公爵能想象得到根基未稳的斯图亚特王室到时候会陷入怎样两难的境地。因此保持“孤立主义”是对英国最有利的选择。要想做到这一点英国就必须找到一个足以制衡整个欧洲大陆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在约克公爵看来就在东方。

    却听早在打好腹稿的约克公爵不慌不忙地应对道:“陛下,诚如您所言国王在流亡过程中确实得到了众多欧洲君主的资助。不过这些国家说起来都是英国的邻居。他们的帮助也并不是大公无私的。试想有谁不想独占英吉利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呢?那可是代表着数不尽的财富与大西洋的霸权啊。”

    眼见约克公爵拐弯地向自己暗示“法国威胁论”。心如明镜的孙露倒也不点破。而是摆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点头附和道:“恩,做生意确实忌讳一家独大。”

    约克公爵听中华女皇满口都是生意市场,立?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