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免费阅读!

1908之钢铁雄心第100部分阅读(2/2)

作者:未知

国人了。

    而起现在皇家空军也的确是需要战斗机的补充,另外大口径的高shè炮也是很需要的,毕竟小口径高shè炮的shè高不够,威力也太小,很难对德国的轰炸机造成威胁。

    而中国提供的这一千n大口径高shè炮…

    高shè炮按口径分为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高shè炮。口径小于60毫米的为小口径高shè炮,60至100毫米的为中口径高shè炮,超过100毫米的为大口径高shè炮。

    不要小瞧了这一千n高shè炮,要知道英国如今的大口径高shè炮产量也不过才一个月几十n而已,而这一千n已经相当于英国一年多的产量了。

    “对了,首相阁下,中国人还提出如果需要的话,他们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自行式高炮…”

    “算了…”丘吉尔摆了摆手。“自行式的价格太高,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牵引式的比较合适…”

    年轻人点了点头。

    “对了,香港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已经顺利完成了jiāo接,现在中国人正在向葡萄牙施压,准备将澳n也拿回来…”

    在面对来自国社政fu的压力后,丘吉尔和乔治六世最后不得不点头同意,将香港无条件还给中国。

    因此就在“不列颠空战”还打的十分热闹的时候,中国和英国政fu也顺利的完成了jiāo接仪式。

    虽然迫于形势将香港归还中国,对不少保守派的英国人来说是一种屈辱,毕竟他们好歹也是堂堂大英帝国,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然而当香港上空升起中国国旗的那一刻,不少在香港居住的英国人却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香港的安全已经得到保障了。

    而就和他们想的一样,就在中国政fu和英国政fu完成了jiāo接没多久,得到消息的日本舰队就已经离开了香港附近海域。准备南下进行增援,在南方,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开始围剿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残余舰队,准备为后续的登陆作战进行准备,只等日本人彻底占领南洋群岛,就准备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登陆。

    对日本人的行为,澳大利亚人和英国人自然是极为恐慌。

    毕竟在没有了历史上的侵华战争后,日本政fu的空余兵力十分的多,多到哪怕已经在印度支那和南洋群岛上làng费了足够多的兵力,日本人依然能够动员至少百万的兵力,对澳大利亚展开攻势…

    只不过这个时候,面对日本人在东南亚咄咄bi人的事态,美国人也展开了一些行动。比较明显的就是中断对日本的石油和钢铁等出口,不过现在日本的石油和钢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因此到也没什么问题。

    除开贸易上的禁止外,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也开始在太平洋上不断巡视,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惕。原本在南洋作战的几艘航母也已经被调回了本土,所以这十多艘由重巡、轻巡和驱逐舰的舰队才会被调往南洋。

    不过这时美国人的主要jing力还是在欧洲,美国政fu也和英国政fu签订了一项密约,派遣了不少的美国飞行员到英国去支援作战…

    然而随着美国介入战争的行为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外人看来距离美国正式参战恐怕也不会太久了,所以日本人也已经开始谋划一些事情…

    当然,这些丘吉尔等人却是不清楚的…

    ————————————————————

    虽说葡萄牙现在属于中立国,当然,由于是法西斯政权所以在某些方面难免会比较倾向于轴心国。不过由于并未卷入欧洲冲突的关系,所以葡萄牙现在的的确确是中立国。

    对于这样一个中立国,除非严光准备对葡萄牙宣战,不然的话是很难下手的。日本那边直接南下而不是到澳n附近在来一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好在英国已经同意了,对付葡萄牙还是比较简单的。

    所以严光只是派人到葡萄牙和葡萄牙政fu谈了一下,在经过了一连窜的威bi利you后,在英国人已经屈服的情况下,最后葡萄牙人也只能是点头同意。

    至此,香港和澳n,这两个距离中国最近同时也是最远的领土,终于重归中国的怀抱…

    对于严光提出的“jiāo换法案”最初的时候丘吉尔和不少英国人一样,都觉得xiong中充满了屈辱,毕竟他们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如今却沦落到了被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地步。

    然而换了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后,丘吉尔和其他人xiong中的郁气却消散了不少…

    在目前,优于希特勒还没有对俄国发起进攻,也为遭到在俄国的惨败,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德国还处于巅峰状态,因此,这场战争最后的胜负究竟如何,说实在的丘吉尔也不是很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丘吉尔断定,在战争的过程中乃至战争结束后,这个世界很可能会形成四大国的态势。

    也就是德、苏、中、美四个国家。

    至于英国,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能跻身五大国,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大概就是如今法国的样子吧。当然丘吉尔也曾想过战胜德国,获得这场战争胜利什么的,只不过就和美国的立场倾向于同盟国一样,中国的立场明显倾向于轴心国,因此对这场战争的结局如果丘吉尔是真的不敢断定…

    所以虽然在最初的时候,丘吉尔等人对国社政fu提出的“jiāo换法案”十分的气恼,但是稍稍换了一种思考方式后,他们却想到了另外一个主意。

    那就是和过去的几百年英国一直采取的大陆平衡政策一样,挑起这四个国家间的争端,让他们能够一直争斗不休。

    这其中的德国和俄国自然是不用提,虽然目前德国还没有和俄国发生冲突,而且还有一个

    存在,但至少在丘吉尔看来,这两个国家是绝对会发生冲突的。

    毕竟过去希特勒就一直是一贯**的立场,而俄国显然也不是很喜欢希特勒。

    因此对苏德两国发生冲突,丘吉尔本人还是很有把握的。

    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和美国…

    虽说目前的美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是两国之间毕竟还隔着一个太平洋,所以就算两国真的会发生冲突,也绝不会最近一段时间能够发生的…

    “虽然这样,我们却可以在这两个国家间制造一些矛盾出来…”

    没错,制造一些矛盾出来,而眼下的“jiāo换法案”对丘吉尔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只要将英国在西半球的一些殖民地,通过“jiāo换”的方式jiāo给中国,那么一直都将美洲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美国,就绝不会容忍这种行为…

    这样一来,两国的矛盾自然也就出现了…

    另外对于国社政fu那个密约的形式,丘吉尔更是求之不得了。

    首先,用殖民地来jiāo换装备,对大英帝国的声誉绝对是一种影响,对英**民的士气更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另外,如果英国和中国公开了这项密约的话,那么美国政fu是绝对会出面的,毕竟任谁也不想自己家的后huā园里突然多出了一个住户来。而如果美国人出面的话,那么碍于现在美国对英国政fu的支持,英国人就不得不取消这项协议了。

    如今中国人这么配合,丘吉尔自然是极为。。了。

    只不过英国人还是有些担心的,担心中国人不会上当,不过稍后…

    稍后英国人就明白,他们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我们要马岛、百慕大,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马和特立尼达…”

    在中国和英国政fu的外jiāo会议上,顾维钧开n见山的对英国外jiāo官道。

    英国人那边还在想着,究竟该怎么you导中国人选择能够刺ji到美国人的位置,这边顾维钧提出来的地方就全都是位于西半球的。

    尤其是百慕大等地,除了第一个马岛属于南美洲外,剩下的五个地方都属于北美洲,就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中国人真的得到了这几个地方,那就真的是在美国人的眼皮子里chābāng槌了。

    看着英国人惊讶中带着窃喜的表情,顾维钧也很无奈。

    作为一名外jiāo官,顾维钧当然知道选择这些地方作为jiāo换意味着什么,然而顾维钧毕竟只是一名外jiāo官,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还是由国社政fu的上层来制定的,而顾维钧只有执行的权利。

    至于严光那里?

    对严光来说,得罪美国?

    中国的崛起本身就是在得罪美国,既然这样到不如事先就得罪好。至少现在得罪总比将来被得罪要好。

    其实严光也曾想过其他地方,像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查戈斯什么的。只不过印度就好象是英国人的心头rou一般,对印度有威胁的这些地方那个英国人是绝不可能拿出来jiāo换的,所以严光也只好死心了。

    说实话,其实严光对马尔代夫还是有点兴趣的,毕竟那里是传说中的度假胜地。

    而既然斯里兰卡什么的是没有办法了,严光只好去选马岛等地了。

    反正严光对遏制美国比较有兴趣,至于印度什么的…

    一个分裂的印度,对中国是完全造成不了任何威胁的,尤其是印度还是一个极度懒惰的民族,这样一个民族只要在国社政fu的看管下,不要nong出“和谐蛋”来就没问题了——————不过在严光看来,纠缠于宗教矛盾当中的印度人,是绝对没那个功夫nong“和谐蛋”的…

    ————————————————————

    或许是英国人心怀鬼胎的关系吧,所以英国人和顾维钧签订协议的时候,动作十分快而且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在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也是尽可能的让步,nong的整个协议签订仪式进行的十分简单…

    可以说,顾维钧这这辈子都没签过这么简单的协议了…

    “这些英国人…”

    等到协议签订后,看着英国人快步离去的背影,顾维钧苦笑了起来。

    顾维钧毕竟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为什么会这样他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nong清楚。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顾维钧才会苦笑,因为英国人现在真的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

    “为什么非要和美国人起冲突呢…”

    等到英国人离去后,看着窗外的太阳,顾维钧苦笑着喃喃道。

    顾维钧当然不明白,中国和美国间的冲突本来就是一件无解的事情。

    尤其是在曾经的欧洲领头羊英、法、德三国,都将因为这场战争而落寞的情况下,即便美国人不想,他也不得不站出来成为新的领导西方世界的带头大哥…

    这个世界就那么大,在摆脱了孤立政策后,中国和美国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争端和冲突。所以,与其到时候在想办法对付美国人,到不如现在就在美国的身边埋伏好钉子,等到和美国发生冲突的时候,保证自己在冲突当中能够占据上风…

    “大总统,协议已经签订好了…”

    等到英国人离开后,拿着刚刚签订好的协议,顾维钧回到了总统府。

    “就是这些吗…”

    将文件拿在手上,严光满意的笑了笑。

    这些协议的存在,代表着中国的势力正式扩张到了西半球,不过,也代表着中国和美国冲突的起始点…

    严光可以想象,当这些协议公开的时候,美国将会是什么反应。

    “你妹的,整天拿航母到别人的海域巡航,这次我也要拿航母到你家的海域附近去巡航一下!”

    想起后世发生的一些事情,严光在自己的心里冷笑道。

    虽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了,自己也已经彻底的成为一个老年人,但是对当年的一些事情严光可是一直都记忆犹新。

    所以,换取这些殖民地固然是为将来遏制美国的行为做准备,可同样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心底出一口气…

    “先准备一下,等过两天在将这份协议公布出去…”

    仔细的翻阅了一下协议后,严光对着顾维钧道。

    “明白…”

    等到顾维钧拿着协议离开后,着椅子旁已经成年了的哈士奇的脑袋,严光在心里多少有些得意的道。

    “不知道那些美国佬在知道了这份协议的存在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对美国人的反应,严光可是相当期待的…

    什么反应?

    在得知了这份协议存在后,美国的反应自然是暴跳如雷…

    然而那个时候,在山本五十六的突然袭击下,美国人却丝毫不敢将这种反应表lu出来…

    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巴罗萨

    ~日期:~10月28日~

    二十世纪30年代,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迅速崛起,而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则更加助长了纳粹德国的气势。而此时的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的军队很快就席卷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德国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而这时的全世界,只有英国依托着英吉利海峡在独自和纳粹德国进行作战。而此时苏联也配合德国从波兰它拿走了一半的领土,从罗马尼亚拿走了比萨拉比亚,从芬兰它拿走了汉科半岛和靠近列宁格勒的领土。

    1930年代末的苏联,经过十余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但是生产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则远不如德国№外,苏全国也刚从疯狂的肃反大清洗运动中慢慢恢复正常的秩序。在德军横扫欧洲之时,斯大林看到强大的德国必然会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全,便开始着手采取防范德国的系列措施。

    首先将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有计划地迁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对德国和谈,避免刺激德国。稳住东方的中国,和中国签署《苏中和平条约》。建立“东方战线”,增加战略纵深等等。

    在苏联的系列准备措施中,建立东方战线是最具争议的。在建立东方战线的进程中,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占领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芬兰、罗马尼亚等国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还遭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谴责∫事实上东方战线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也极其有限。

    德国方面,西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只有英国凭借后的优势在拼死抵抗,让希特勒感到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东边的大国苏联了,而德国的情报机构对苏联的错误判断。也让希特勒认为苏联是非常容易对付的国家,便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计划代号:“巴巴罗萨作战”。

    于是,对苏联的作战计划开始了。

    巴巴罗萨计划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宁格勒和基辅等,把苏联红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并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

    巴巴罗萨计划出台半年后,苏联还浑然不觉,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见分晓之前,德国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断却是错误的…

    (据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pa3вeдka。tanhыВtoponpoвonвonhы?一书中披露,斯大林还曾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出台,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被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先行一步。)

    希特勒对**的不爽是由来已久的,而这时的苏联不但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对俄国的进攻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何况希特勒一直索求着所谓的生存空间,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里,他清楚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土地和资源,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东欧找到,所以苏德两国可谓是必有一战。

    既然终归是要有一战,那自然是先下手为强…

    在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联手侵吞波兰之前,两国便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表面上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借由分割波兰等国家来划分德苏两国的边界♀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彼此抱持敌意,而且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完全相反。由于这项条约,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和平关系便以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

    特勒一直消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

    再加上在和芬兰的苏芬战争当中,遭受过大清洗的俄**队向世界展现出了他的内部腐化和极低的战斗力,使得希特勒本人认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征服俄国。

    我们只需要踢开门,里面整个腐烂的结构就会垮

    ——————阿道夫?希特勒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查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

    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间谍理查?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

    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些行动配合了大张旗鼓的海军舰只聚集、飞行勘测、和演习行动,并且还故意透露虚构的入侵计划细节。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响。

    ————————————————————

    “喂。干嘛呢,快点,快点,在不快点的话酒可就都被我们喝光了!”

    在苏德边境的一座机场上,几个穿着军服的俄军地勤人员在朝着营房的方向走去时然回头对着落在后面的同伴道。

    在这么说的时候,他们的手中还晃荡着几瓶伏特加酒…

    由斯大林主导的大清洗行动,使得大量具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和指挥官遭到了清洗,而顶替这些人的却都是一些具备“政治经验”却丝毫没有作战经验的菜鸟军官。

    在这些军官们的指挥下。原本曾经英勇作战并将列强干涉军赶出俄国的苏俄红军,不但军纪涣散而且作战能力低下——————不过话也说回来。就算那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指挥官还在,估计在军中喝酒这样的事情也是禁止不了的。毕竟老毛子本身就是一个和酒精纠缠一生的民族…

    而且这种纠缠程度大概就像艾滋一样,是根本没有办法分割的…

    所以,就算是那些新上任的,在政治上过关的新军官,对手下的人饮酒的问题也是视若无睹,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如果真的要认真追查的话,不但会得罪人并且将仅剩不多的作战军官清洗掉,而且就连最底层的一般士兵恐怕也要跟着被清洗掉…

    毕竟饮酒这种事情,在俄国是从上倒下都喜好的一件事情。

    这时那个一直落在后面的地勤人员,在听到同伴们的话后连忙加快了两步。

    “等等我,你们可别把酒都喝光了…”这么说的时候,这个俄国人还回头看了看机场。“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说就这么把飞机停在机场上,真的没问题吗?”

    说着那个俄国人还指了指身后的飞机,在他的身后,大量的俄国空军飞机紧密排列在跑道旁,既没有疏散开也没有做任何的防护措施。

    不过这也不奇怪,斯大林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属下建议,加上他对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来越高估苏联的实力。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的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尽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体认到攻击的可能性,但由于斯大林对于红军实力的迷信,苏联决定避免挑衅希特勒。

    这一连串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开战时苏联边界的部队都没有进入警戒状态,甚至在遭受攻击时也必须先向高层请求许可才准许反击。虽然苏联在4月10日开始实行局部的警戒,但这在德军攻击展开时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因此一直到现在,大多数苏联单位都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也就是毫无戒备可言…

    也因此。当听到同伴的顾虑后,那几个正拎着酒瓶的地勤人员都笑着道。

    “你在的些什么啊,现在会进攻我们的只有德国和中国,中国距离我们太远,德国又在收拾英国人…”说着在小喝了一口后继续道。“何况难道他们还敢进攻我们不成?”

    在战前,苏联的宣传机器总是不断宣传红军的强大,宣称任何针对苏联的侵略都会被轻易击退。暂且不提上面的高层人物是怎么想的,至少普通的红军战士和下级军官对此还是深信不疑的。不少的苏俄红军甚至一直想着要解放位于伏尔加河南部的当地斯拉夫人呢…

    听到同伴的话后,那个地勤人员点点头没说什么,只是回头看了看跑道旁那些露天密集摆放的飞机,他的心里还是有些的。

    不过想了想…

    “现在德国人正在英吉利海峡收拾英国人呢。应该不可能跑我们这边来吧…”

    这么想着,这个俄国人也安心了许多。

    “走,我们到里面去喝酒去…”

    不得不说,斯拉夫人的确是一个和酒精有缘的民族,所以哪怕现在还是在当值的时候。依然有不少的军官和士兵聚在一起畅饮伏特加…

    然而就在一行人刚刚走进营房,准备聚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活塞发动机的嗡鸣声…

    这时营房里的几个人刚喝了不一会,所以还没喝的迷迷糊糊的。不过听着外面的发动机声他们还是一阵纳闷。

    “奇怪,我记得今天没有飞机起飞啊。。。”

    这么说着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拎着酒瓶站了起来走出门外想要看个究竟。

    酒桌上的几个同伴也没在意,反正该怎么喝还是怎么喝。

    不过没多久。刚刚出去的那个人就已经脸色苍白的跑了回来,一副惊吓过度的涅。

    “德……是德国人!”

    一副酒已经完全醒了的涅,而似乎要配合他一样,在他的话刚刚落下的时候,一连串的爆炸声就已经传了过来,而那个还在门外的家伙更是被爆炸所产生的气浪给卷进了屋内。

    “该死的,是敌袭!!!”

    为首的人大吼了一声,将手里的酒瓶摔到一边,然后朝着屋外跑了出去,屋子里的其他几个人一看他出去了,也连忙跟着跑了出去。

    这个时候,基地内的警报声也跟着响起,只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估计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了…

    当几个人跑出屋外的时候,他们发现天空已经快要被德国人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给遮住了,而一颗颗致命的航弹则不断的从轰炸机的身上掉下来。

    这个时候,那些在跑道跑密集摆放的飞机就彻底成为了一场灾难,因为轰炸机掷下的航弹很轻易的就能一次消灭多架飞机。

    “这些该死的德国人,居然发动空袭!!!”

    不想想自己此前的毫无防备究竟有多诱人,看着天上的德国轰炸机基地指挥官大声咒骂道。

    然而由于大清洗和毫无防备的关系,基地内的红军士兵几乎根本无法组织起抵抗,在整场空袭当中基地内的飞机几乎全部被炸毁在地面上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