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长大。
在几个妃子中,大玉儿特旨晋封兰若为贵妃,别人以为她对兰若刮目相看,只有康熙明白,皇祖母是在松懈鳌拜的心防。
“皇阿奶,你看那鳌拜,越来越嚣张了!还有那个兰贵妃!皇后她都敢给她气受。”颐寿园内,康熙不断的向大玉儿抱怨着鳌拜和他那个嚣张女儿的行为。
由于此时大玉儿已经晋升为太皇太后,所以不能再住在慈宁宫,她特地在僻静的地方找了一处,取名‘颐寿园’,取这个名字一来是因为孝庄一直活到七十五岁才死去,在清朝算是长寿的。二来嘛,这是《怀玉公主》中康熙的祖奶奶也就她孝庄居住的地方喽。
“玄烨啊,还记得皇阿奶和你说过一句话吗?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先给他们她们一点甜头吃,等他们放下防备之心,再来致命一击!”大玉儿想了想,“我跟你说个故事吧!”于是把《鹿鼎记》中的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说给他听,只是把人物名字和地点换了一下。
康熙是何等的聪慧,岂有不知道皇祖母是在提点他。于是照葫芦画瓢,挑了上百名亲王子弟组成善扑营,整天不是摔跤嬉戏,就是和后宫妃嫔在一起,好似无心政事。鳌拜以为他年少贪玩,没放在心上。
之后康熙又加封迫兰若为皇贵妃,只比皇后低了一个等级,这一来,兰若更加登鼻子上脸,目中无人。
大玉儿看了之后摇头叹息,但也不去管她,当年她管娜木钟是因为她是她的侄女。可这个兰若,看她父亲那个样子,她也懒的去管她,等她父亲将来垮了台,她哭都来不及。
晋升兰若后康熙又封鳌拜为一等公,一步一步的卸去鳌拜的防备心理,让鳌拜以为这对孤儿寡母好欺负。
这中间,大玉儿加紧笼络人心,好在她以前所做的一切功夫没有白费,大半老臣都心向着他们,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擒鳌拜
“大人,皇上宣召!”鳌拜府内,一小厮上前禀告道。
“皇上在那?”鳌拜一面穿着官服,一面问,和所有清朝康熙时代电视剧里的鳌拜一样,这位鳌拜大人生的体格健壮,满脸的大胡子,一双眼睛精锐中透着狡诈。
“在布库房!”小厮回答。
“哼!”鳌拜冷哼一声,“整日只知道嬉戏玩耍的毛头小子!进宫!”
同一时间,布库房
少年康熙正和一群从八旗中选出来的同龄的孩子比赛摔跤,他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五官继承了顺治的俊郎,就是脸上带着几点白麻子,那是他幼年时得天花留下的,不过这并不损害他的相貌。
“皇上,鳌拜大人进宫了!”外面有侍卫进来禀告。
“很好,”康熙眯起眼睛,“大家准备好,听号令动手!”
“是!”
“臣参见皇上!”鳌拜迈着大不进来,附身给康熙请安,扫过四周时,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平身吧!鳌中堂,你来的正好,”康熙故意忽视了他眼中的哪丝轻蔑,“朕听皇祖母经常提起鳌中堂的事情,说鳌中堂骁勇善战,乃是我大清的‘巴图鲁’,国之栋梁!”
“太皇太后谬赞!”鳌拜俯下身,虽然他对康熙很是轻蔑,但对他的祖母,现今的孝庄太皇太后却是相当敬佩,他自太宗时期便身在朝中,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那位太皇太后的聪慧,她劝服洪承畴,力保顺治登基,在顺治驾崩时冷静地推出孙子玄烨登上皇位,据说就连当初吴三桂之所以反明,也是她出的计策。顺治许多的治国谋略,方针都是出自她的点拨。
“朕只是经常听皇祖母说,未曾见过大人的英勇,今日可否请大人和我这些手下比试一番,让朕开开眼界。”
鳌拜心中一动:“莫非这小皇帝想耍什么花招对付他不成?”但眼睛扫过四周,只见那些布库都些身形尚未长成的小孩子。量他们也不能把自己如何,也就把那个念头抛开了,问道,“怎么个比试法?”
“鳌中堂,你就站着不要动,朕让小布库们来扳倒你,看看几个人能够扳倒你!”康熙努力在脸上做出一副钦佩的表情,心里却紧张的要命,不知道皇祖母的法子能不能生效。
鳌拜哈哈一笑,双腿分开,摆了个马步,深吸一口气,稳定住下盘:“来吧!”
玄烨冲小布库们一颔首,自己退到一边,一个小布库朝着鳌拜扑了过去,却感觉仿佛撞上了一座坚硬的大山,不但使不出半分力气,还被对方的力量反弹地摔倒在地。
“再上!”康熙看到鳌拜的身躯连动都没动一下,心中敬佩,喝道,“再上!”
又有几个布库扑了上去,然而还是未能挪动鳌拜半分,康熙心下焦急,连喊:“再上,再上!全部给朕上!”
布库们将鳌拜团团围住,抵胸的抵胸,扳肩膀的扳肩膀,抱腿的抱腿,毕竟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年纪已老,渐渐抵挡不住,连退了数步,却仍未倒下。他身后的一个小布库见他未到,心下着急,抓住他的辫子,用力一扯,鳌拜吃痛,脚下的力便跟着泄了,其他的布库眼见他身子摇动,心中一阵兴奋,更是用尽全力,鳌拜一晃,脚底下便空虚了,被布库们使劲一推,整个身躯便扑倒在地。
一直在旁边观望的索额图见此情景,急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上前,用绳子将他绑了个严严实实。
鳌拜心下暗叫不妙,敢情今个中了这小皇帝的计了,他想要挣扎,无奈被绳子捆的结实,根本挣扎不脱。他抬头怒视康熙,他的表情令他心下一震。
“鳌拜,你可之罪!”很难想象,这样森冷的话语是从一个十六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