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重还不怎么了解他的意思。
‘--命运和宿命、天命,有什么不同?’
‘--你到了这个年纪还不懂吗?’
‘--是,请指示我这个差别。’
‘--明白吗?假定这里有一个可以放一个小茶杯的圆盘。’
‘--唔,放一个小茶杯的圆盘。’
‘--对,这个茶杯是人啊!明白吗?这个茶杯只能在盘子的范围内自由的往右或往左。人类这种能自由活动的部分是命运。因此,所谓命运,是可以用这个人的意志开创出来的啊!’
‘--原来如此……是这样的吧!’
‘--而这个盘子的边缘……也就是杯子碰到后无法再向前移动的地方。这个盘子的边缘是阻止杯子前进的地方……这就叫做宿命。’
‘--这么说,大阪城的黄金……?’
‘--大阪城的黄金是阻止秀赖思考事情的宿命。可是,在这个宿命之上,另外还有一个天命。’
‘--啊……?’
‘--所谓天命,是制作出这种盘子、茶杯和盘子的边缘等一切的天地之命。当人类悟出无法用人力改变天命时,才可能活用自己。在无法领悟出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天命又赋予自己什么使命时,再怎么动也是白费力气。除了在宿命的边缘挣扎之外,其他什么也不是。’
胜重听了,这才体会到家康的觉悟。
家康明白天命,他一定是重新看着不得反抗的天命,发挥出竭尽人事的最后勇气。
家康于六月十五日再度进谒朝廷,报告已经整理好焚烧后的大阪城,重新建筑幕府直辖的城,并且为了整个畿内的繁荣,开始大修附近的道路。同时,他献上土产、一千两白银和两百把的绵。
这个时候,他当然已经在思考宫廷和公家的律法制度,并要崇传和尚和天海上人检讨草案。
因为后水尾天皇和先帝(后阳成)之间不和,因此公家也左右分裂,使家康觉得宫廷内阴谋重重,而感到危险。
当然不只是宫廷的法制。十三条‘武家诸法度’也与此并进,急急准备发布。而且颁布日本全土是‘一国一城制’,拆毁各居城外面的城墙,慎重的制定能彻底防范人们不会藉武力叛乱的根本对策。
颁布这个‘一国一城制’的时间,是闰六月十三日。
而派将军秀忠去进谏朝廷,报告颁布之事,是在颁布后第七天--二十一日。
这时秀忠带一万两黄金去奉献,并要求利用和平奠基之时,更改年号。
家康进谒时是献上银子一千两,将军则献上一万两黄金……胜重认为这九千两的差别,是隐居的家康的‘用心’。
这其间仍然继续捕捉残党、修筑烧过的城、修补道路,这些仍然完全由秀忠指挥。
如此,七月七日将军秀忠召集诸侯于伏见城,宣布施行‘武家诸法度’。
七月十三日,将庆长的年号改元为‘元和’。
七月十七日,制定宫廷及公家的法制。
十九日,将军秀忠离开伏见城前往江户。
按理,家康应该先回骏府才对,可是相反的,当秀忠自伏见出发时,家康说要听中院通村讲《源氏物语》,使得胜重讶异不已。
本来,家康就是一个好学的人,可是源氏物语是宫廷的恋爱故事。
(现在为什么要听……?)
胜重这么想,可是由于家康一定要听,不得已只好通知中院通村。
中院通村也觉得莫名其妙,七十四岁、为重务压得疲惫不堪的老翁,为什么会想听光源氏的渔色故事呢?
然而,当家康在二条城听道时,也同时制定出佛教各寺庙应遵从的法度。
或许家康不是想听通村说爱情故事,而是要问宫廷内部的事情。
宫廷里在七月二十八日有关白的交接。鹰司信尚辞职,由前关白二条昭实再度出任。
家康于二十八日当晚,派板仓胜重的儿子重昌去请胜重,说想要与胜重密谈。
这天晚上,家康的气色很好。好像刚刚洗完澡似的,包裹在纯白绫缎内的巨躯,发出微热的体温。
秋风已经吹起,院子里的秋叶已开始凋落。
起居间的灯火依然只有一盏,胜重来了以后,家康对一旁的侍女说:
‘有一点暗,干脆再点一盏灯吧!’
于是增加为两盏烛光。
‘胜重!京里的工作总算要完成了。’
‘您辛苦了。’
‘不,我是打算结束,可是依你看,有没有什么疏忽之处呢?’
‘您不是要问我有无疏忽,而是要问我,每次做事时,我有没有用心……’
‘不是这样。’家康轻声笑了。‘今天二条关白再度出仕,从此以后宫廷大概会安静下来,因此,我想不久就离开京城回骏府。这一回是最后一次出京……因此才叫你来的。’
‘有什么特别的事吗?’
‘胜重,仔细想想,我也活得不错了。’
‘是……是,感谢神佛护祐……为了日本国……我深深的感谢着。’
‘他后来怎么了?我是说本阿弥老先生啊!’
‘我把您的想法告诉光悦……他呆了好一阵子,接着大声哭泣起来。断断续续的叫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
‘是吗?那么他一定高高兴兴的在鹰峰一带建造他所理想的村子啦!’
‘这是当然的……如此一来,光悦也遵守了日莲大圣人的训示,想造出理想中的村子。您在出发之前,要不要叫他来一趟?’
‘不不,不必了。让他造理想的村子,我心中自然有数。不过,他想建什么样的村子呢?’
家康好像心情很好似的说着,胜重就他所知,说出了光悦的‘理想’。
‘光悦说……这个世上之争,都是发自大家争贫富、想占有的心……’
‘原来如此,想占有的“欲”吗?’
‘是的,急躁的老实人因而成了盗贼,稍稍有智慧的人则集合众人而成为大将。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