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顾名思义是一种积极的商业行为,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先决条件。能主动 引导别人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这本身就是自我验证和自我体现,即使“销”不出去,其 能力和创造值也肯定会被评判,从而了解到销不出去的根源,好有针对性的弥补。如果你“ 推销”有方,而又素质高能力强,相信很快便会“卖”一个市场的高价。反之,如果你被动 地等待“买主”上门,即使你是神仙,又有多少人知道你这座庙呢?
这是一种供求关系上的商业理论,只是有主动和被动的推销区分。如果你要求职,又不主动 找老板介绍自己,那老板可能永远不知道你的存在,更不知道你是他需要的对象。当然,如 果你才干的“知名度”已通过其他途径打动了老板,使他觉得非你莫属而上门找你,那他是 在逆向推销,向你推销他的计划,他需要你的条件,若是达成共识,那就是老板自己推销得 成功,而不是你的成功。你们的合作机会,对老板的利益可能比你的要大,而且由于你的被 动,还可能使你失去更理想的选择。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其实,这只是“金子”片面的一种被动的期待。试想, 如果没有人去挖掘,去发现,那它所体现的价值跟埋住它的沙子没有什么区别,又怎么会有 闪光的机会呢?所以,商业性地互相推销,也是互为价值的桥梁。
记得有人做过统计,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功者是外向型的性格。也就是说,外向型性格 的人,由于性格使然,谈话之中也容易坦露自己,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自然而然地向大家敞开 ,交往的面就自然形成了“推销渠道”。所以,当人们直接或间接地需要他的时候,就是他 的机会,机会多了就是他成功的概率。
推销,是商业领域里用之四海的词语,也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无限地延伸和转变,像推销 自己的构想、推销自己的技术、推销自己的产品……但是,推销也是一门学问,其人除了要 熟知所推销物的原理、结构、作用之外,还要具备准确的口才、市场上的供求知识、以及用 户心理学等一系列的推销技巧,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簧或适得其反。
当然,好的推销员,并不是指那些能说会道,见人就滔滔不绝的人。即使是恰当的介绍,如 果唯恐别人听不懂再补充一遍也是多余的,甚至让人感到心虚或夸张。推销,有时只需要一 种自信的气质、自信的沉默、一个真诚的眼神,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了。
推销自己,说好了是调侃、是幽默,做好了是机会、是成功。如果你又能说好,又能做好, 那就是在“做自己的生意”了,就是最大的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像一支强劲的推动性乐曲,多少年来激励着人们为追求理想 的目标,在无尽的风雨之中历经功败垂成的打击,仍能不屈不挠从零做起。这种韧性和毅力 ,在跌宕起伏的商业浪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其声色并茂丰富多彩 的人生风景,也往往令人钦佩和敬仰。
但是,面对目前已成“气候”的经济形势,一些本来已露锋芒的老板,大志未遂,雄心 已灭,似乎宁愿自暴自弃随时作“跳楼”之状,也不想领略“始于足下”的要义了。他们认 为,拿手提电话坐轿车享受生活,本来也是智慧和辛劳换来的,凭什么一“调控”就剥夺了 这份优越?既然回天无力,那就等候政策来处置命运了。这种被动的消极情绪,在老板阶层 似乎也是一种时髦,见面三句话不离本行,“要跳楼了”、“死定了”的牢骚和叹息仿佛能 带来某种快感。
事实上,这恰恰制造了一种传染性无奈和消极情绪,表现了一种狭隘胸怀和懦弱意志,即使 是一种幽默和玩笑,如果说多了又有多少可笑的成份呢?何况广东的风情又讲究“言必有中 ”的迷信,为什么要毫无意义地叛逆每天供养的“吉利”呢?
当然,好听的语言未必会带来好运。但是,说好话的人多了,即使自欺欺人也能制造出 一个和谐向上的气氛,这种气氛又往往会给人以好的情绪,好的情绪自然会有较高的办事效 率。这一点,相信所有的人都有共识。因此,当工作或事业及生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不 妨也学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然后再用最美好的心情去考虑如何面对困难,拯救企业。 这就像一座大厦的落成,必须先从图纸的设计开始一样。
困难的大小,其实也只是个人的承受能力问题。像有的人负债百万,仍能不动声色应付 自如,给人一种自信和有实力的错觉,使业务客户毫无觉察和戒心(这里绝不是指骗人)地 与之合作,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暗度陈仓”转危为安。而另一种人,可能 会因几千元甚至几百元的债务,就如临绝境,整日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给人一种求救的可怜 相,使人不得不基于测隐之心施舍一杯残羹剩饭,之后便再也没有信心与这种没有生机没有 活力的对象合作了。因此,企业便会恶性循环,走向真正的绝境,其人也除了侥幸发际一时 ,注定成不了大事。
以上两种人,只是两个极端的典型,不能以一概全。其实,凡是在商业竞争中少有些资历的 人,都经历了事业上的一些磨难,因此,也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至于怎样过 难关,也各有各的策略。比如有的人靠借贷,有的人靠清仓大减价,有的人干脆改头换面— —转行。这几种措施虽说有着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上的差异,但如果端正态度,充分利用这 次“机会“的锻炼,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经营机制,相信每一种做法都会带来新的生机。
“千里之行”不妨先“始于足下”,目前的困难,也将成为黎明前的黑暗,点缀你事业和人 生的风景。
使自己的月亮圆起来
“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句极富抱不平的嘲讽,针对那些崇洋思想和崇洋行为曾 时髦一时,虽然夸张和自贬也到了极限,其爱国之情和侠客之义也引起了国人的共鸣。但就 崇洋思想和崇洋行为来说,也不无辩证的一面。为什么要喝洋酒、穿洋装、用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