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活而死而哭而笑而忿的女人!她的一生因为有了文学而更加动荡也 更加丰满,更加不幸也更加有幸。她对文学的顶礼膜拜到了无法述说的地步,我真的想象不 出四十多年前在一个农村的木匠家里是怎样造出了这样一个与文学紧紧纠缠不清的幽灵?
叶子是个诗人,叶子最早拿着几首诗请我评判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初 期,我说我不懂诗,还是请懂诗的人来说吧。后来听懂诗的人说:写得挺有味道的。我就想 以她的境遇还喜欢诗,还写诗,还写得如此有味道,还写得如此执拗,真的是难为她了!当 然也知道诗真的是无处不在!诗是文学中的魔鬼,一旦被它缠住,这个人的一生就变得可怕 起来,无法控制起来。欲罢不能起来!叶子骨子里是个被诗钳制的女人,因此诗为她的所有 故事都找到了最贴切的诠释。
叶子的真名叫鞠兰臻,在我看来其实这个名字挺不错的,可是鞠兰臻还是坚持起了她的 笔名——叶子。我想这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诗化,她希望自己一直像一片叶子那样普通,平常 。可是在我看来叶子是个不喜欢平常,不喜欢普通的女人。起这样一个笔名,完全是一个文 学的伪装,也是叶子的某种狡猾,实际上它把叶子对文学的野心不但没有掩盖相反更加彻底 的暴露出来了!其实这也很好!
我不知道叶子这次回来还会不会再次离开?我相信她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她是个需要 不停行走的不平凡的女人,不走了,对她不公平。不走了,对我也不习惯。走吧,叶子, 真的没办法,在你从文学之树上发出嫩芽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你就把自己交 给了文学,交给了诗!
后记
后记
别人的书是构思和描绘出来的,而我这本书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真实的经历和体验。像工作总结一样,这是我人生的一次总结与回顾。也许没有小说故事那样扣动人心,也没有美文里那些华丽的词汇,但每一段经历都倾注了我真挚的情感,酸甜苦辣都是真实的感受。
有人说我的经历是时代的缩影,我认同。是时代的进化给了我机会,也是某些遗患和劣根性掠夺了我的安逸,新旧体制的衔接和新旧思维模式的更替,使我碰巧成了“试验品”和“牺牲品”,在机会和死角的夹缝中起伏动荡。总而言之,时代造就了我,也造就了这本书。
对于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都倾尽所能去珍惜和努力,但最终结果总是不会因我的努力而改变,我不得不被动地被命运牵着鼻子走。我不否认,自己过于“是非鲜明和棱角分明”,总是在现实翻滚的波涛中寻找正义和自我,而每一次付出的代价都超出自己的想象,甚至碰得头破血流。无数次摔倒再爬起来,艰辛和屈辱的泪水流成了河,原有的自负和棱角被打磨得精光。
我也曾痛苦、抱怨和愤恨,想把那些“明摆着的问题”搞个是非曲直,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但最终还是心灰意冷,选择了“走为上策”,以逃避而告终。
家,安了多次,却一次次地被生活的动荡摧毁,一直苦苦寻求的安居乐业,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但是,无论我多么灰心或绝望,总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那就是:太阳轮流转,无论生活有多苦,总有甜的时候,我坚信“只要活着,就能看到太阳的升起”。
脱离伤心的环境多年,在国外沉淀与反思国内的种种经历。渐渐地,我有些“找到感觉了”,其实幸与不幸也就是一种感觉。人的不满足在于,经历艰辛与苦难的时候会刻骨铭心,会夸张地抱怨;而经历甜蜜与幸福的时候却总是不经意,甚至还会无病呻yi,在美好的时光里挑出点瑕疵。我也不例外,直到这本书快要出版了,才猛然间发现写的“全是眼泪,没有一点阳光”。为了更客观和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人生,我又急忙补写了几篇“阳光生活”的稿子。
实际上,回过头来想想我的经历也是苦乐参半,只不过是把“阳光”的经历给忽略了。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每一次艰辛的经历过后,总有些收获的乐趣与幸福,哪一段经历都没有白白地浪费。也许还相反,正因为坎坷越多,战胜坎坷后的收获与快感越多,像我在一篇书稿里写到的人生公式:“一滴眼泪,总会换回百倍的欢笑”。
所以,生活中我常常会掩饰不住的开怀大笑声,凡是认识我的人都奇怪地说:“怎么在你身上一点也找不到饱经沧桑或苦大仇深的影子?”
我不再抱怨什么了,因为我已经得到上帝得天独厚的宠爱,那些挫折和动荡使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没有当时的“承受”,就没有今天丰厚的回报,我的生活体验和拥有的幸福感,是作家或记者们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如果生活可以回到从前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会选择自己走过的路,而不是“享受”一辈子复印机般的优越生活。既然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不能浪费“观光”生活的机会,有什么比体验更有价值呢?
我真的很满足,尽管自己当时只是个没钱读书的村姑娘,但却大专本科研究生一路地读了下来;城市人都下岗时,我却从老板“荣升”为“无冕之王”并任主要部门领导好几年;养尊处优的人也许一辈子没出过省,而我不仅走遍了大江南北,还到过中东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并把女儿也带到了英国伦敦读书;也不只一次地轰轰烈烈地爱和被爱过。可以说,中外各阶层的人都见了,该吃的吃了,该玩的也玩了,无论作为人还是女人,我这一生都没有白活。
现在,我对生活充满着感激,我真的非常感谢那些带给我挫折的人,是他们 “逼”着我走出去看到了世界的辽阔和灿烂,看到了生活的缤纷与奇妙。同时,也走出了狭义的自我,看到了另一个幸运的自己!
我离奇而动荡的人生,像“高密度”的压缩饼干,大故事套着小故事,可谓一辈子经历了别人几辈子的事。这本书也只是写了点皮毛,要详细展开写可能十本书也写不完,我想无论今后的人生怎样,我都会一路写下去,把自己宝贵的体验都变成文字,努力不浪费掉